大象传媒

    
 
最后更新时间: 2008年5月21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6:20更新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白发人送黑发人
 

 
 
地震幸存者
失去孩子的父母可能将面对终生孤独
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令整个中国大地为之颤抖,英国人也在以他们特有的视角,关注着这场灾难。

对许多在现场报道的英国记者以及在这里的英国人震动最大的,莫过于很多学校建筑倒塌导致大批中小学生惨死。

由于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地震,也就又把许多中国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现象推到了聚光灯前。

“一代人”

上星期,美国颁狈狈又遭到中国一些网民的轰炸。他们指责颁狈狈在一篇报道中批评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而不是“正面报道中国人民如何抗灾”。

颁狈狈的这则报道我没有看到过。英国这边的媒体,从主流的电台、电视台、大小报纸,以至网站、博客上,其实也都谈到过由于很多中国夫妇只有一个孩子,四川一些重灾城镇“整整一代人”被地震抹杀的话题。电视画面上、新闻报道中经常使用的故事之一就是痛不欲生的父母向记者、救援人员、路人哭诉,“这是我唯一的孩子,唯一的希望,没有他/她我怎么活下去?”

如果有人在中国遭受大灾大难的瞬间借着灾民的悲剧对中国的政策指手画脚的话,确实是不合时宜。但是,在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很多父母失去的是他们唯一的孩子也是不争的事实。

英国媒体在报道灾难的时候,一向以关注受害者为主。受害越是深切、受害者越是弱势,在新闻中占的位置通常就越高。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白发人送唯一的黑发人的悲剧,立刻抓住了英国记者和读者的心。

说句公道话,英国媒体涉及这个悲剧的诸多报道绝大多数只是表示震惊和同情、痛惜和慨叹,绝大多数都公平地指责地震才是悲剧的元凶。

唯一的希望

地震幸存者
地震剥夺了许多家庭唯一的希望

《每日邮报》(Daily Mail)在14日写到,孩子是地震中“最令人注目”的牺牲者,一家只有一个孩子,大地震无情地“剥夺了许多家庭唯一的希望”。

地震次日就到达聚源中学采访的《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记者安德里尼在报道中描绘了家长们在校外等候的“令人震惊的一幕”。

他说,每隔5-10分钟,就会听到悲怆的鞭炮声。《独立报》接着说,每一声鞭炮,都是在驱走邪气,让死去的孩子的灵魂回家,但同时也预示着又有一个家长的希望破灭了。

叠叠颁记者格雷菲斯震后立即前往灾区,他在5月17日发回了以“中国在地震中失去的孩子”为题的报道,其间慨叹,这些年轻的生命长大后也许会成为医生、教师、农民,会为人夫,为人妻,也会成为父母,但现在,所有的未来、所有的前景,都随着地震消失了。

自然,英国记者中也有“联想丰富者”。

《独立报》在汉旺的记者克里夫德?库南15日发表长篇文章,关注“中国唯一的孩子: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使父母的痛苦翻番”。这篇文章确实用了很大的篇幅回顾、评论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报道开篇不久便说,中国30年来最严重的一场自然灾害,使她最富争议性的计划生育政策返回聚光灯下。

但是就我所知,这样的评论性文章迄今为数很少。

撼山易

地震幸存者
地震中的幸存者还需要心灵的抚慰

我有两个年幼的儿子,我无法想象那些四川父母听到孩子死讯后的绝望心情。

在英国10几年,曾经无数次在和英国人辩论时为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辩解。我也曾反问英国朋友,为什么不想想中国计划生育对整个世界的贡献?

但地震后我确实也想过,如果另外还有一个孩子,或者还能再有一个孩子,虽然不能弥补失去的那一个,但至少也是安慰、寄托,是强迫自己站起来、往前走的动力。

一些英国妈妈们也纷纷在育儿网站的论坛和博客上讨论一个孩子的现象。一位网友写道,地震砸死的孩子好多都已经10几岁了,这就是说,许多家庭永远都不会再有下一代了。中国父母大部分要孩子很晚,为的是孩子出生后生活更稳定、富裕,但是,10几岁的孩子夭折,父母面对的可能将是终生的孤独。

另一个妈妈留言充满了理解。她说,幸存的父母要重新开始生活,比别的灾民更加困难。因为他们心中永远都会充满未能保护孩子、失职的负疚感,对孩子要求过严的后悔,以及只有一个孩子的遗憾。

另外一个和老公早就商量好了只要一个孩子的妈妈则说,悲剧正在使她“重新考虑自己的决定”。

很多国内的媒体和网站上“中国不相信眼泪”、“撼山易、撼中国人难”一类的报道多得很。高调,对鼓舞士气、振奋民心有帮助,但是,对于那些失去了孩子的父母,地震这把刀,割裂了他们的心,斩碎了他们的希望。除了实物救济,他们最需要的还有心灵的抚慰。

别忘了,这一次,他们可能只能依赖社会了。

(2008年5月20日)

读者反馈

其实农村多是两个孩子,只是在城市里基本是一个。而且中国由于历史原因,人口真得太多了,我们都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当然如果一个家庭有两个孩子应该会更好,起码孩子有个伴,不过国家也有国家的难处。我们应该理解!

未署名

这些愚蠢的老外,地震跟计划生育有什么关系? What a silly English-speaking people! The earthquake is none of business of planned parenthood.

未署名

不要干涉我们伟大的中国政府制定的政策,中国人民拥护就足够了。试问哪个国家的政府能达到中国政府关心灾民的程度?哪个国家的军队能象中国军队那样为民牺牲?哪个国家的军队和人民的关系能象中国那样亲密无间?

weisan liu

独生子女政策是值得重新审视。但是和这次地震相提并论根本是驴头不对马嘴啊……

未署名

天灾是天灾,国策是国策,为什么要把它们混为一谈?

kayla

第一,失去孩子对任何父母来说都是一场灾难,哪怕他们有一堆的孩子。第二,计划生育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难道你想生一堆小孩让他们都挨饿吗?还不如养好一个。第叁,那些批评中国独生子女政策的人不了解中国的国情(站着说话不腰疼),而且,给我的感觉是,他们认为多生几个孩子死一个两个就无所谓

未署名

外国人的逻辑有问题,你个中国人,怎么也糊涂的提这样无聊的问题,你知道吗,我现在对我父母最大的意见就是他们生了我们兄弟四个,童年一直到现在都在受苦。正不明白,想拿我们的政府开涮,也不找个好一点的理由,太小儿科了。

未署名

你是嫌中国人还少了吧!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 可能把你们人都吃掉了啊!你们良心太坏!

未署名

该生二胎

wang

我早先就听说过有人批评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很残忍。也许站在人口少的人眼里是很残忍,但是这正体现了中国政府对中国人民的大爱和负责。我们可以试想,如果生很多个孩子,在现有的条件下是很难生存的,那就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我们宁可好好的养活一个孩子,但也不愿让很多个孩子受苦。因为生下孩子,就要对他负责,给他他应有的一切。虽然地震使很多的家庭失去了唯一的希望,但是我相信国家不会忘了他们,人民不会忘了他们。让我们为生者祝福,为死者默哀。

未署名

独生子女是中国国情不得已而为之的政策,但是西方以个人权益出发的文化是以人性为本的,中国和西方需要相互理解,对我自己,我是80年代的,国家政策允许双方独生可以有2个,而我一直也认为两个子女比一个子女好,更人性。独生风险太大(诸如各种情况的死亡),而其单独一辈的家庭环境也不适合其成长,如一切以自己为中心,缺乏分享,宽容的素质,容易孤独,个人压力也大等。

Ricky Cheng

在这次地震中也有一些孩子失去了父母,难道应该制定不要生育的政策?想到那些孤儿让我们的心都碎了

dudu

把地震灾难和计划生育政策联系起来真是匪夷所思,别有用心呐!失去孩子的痛苦并不是多养几个孩子就能解决的,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不可取代的。在地震中有失去孩子的父母,但同样有很多失去父母的孤儿。我相信以后那些不幸丧子的父母们会把无助的孤儿们当成亲人,坚强的活下去。我们中国人在危难时刻更懂得团结!四川加油!中国加油!

Guang Ling

这些西方媒体站着说话不腰疼。要是没有计划生育,中国的人口现在估计要翻多少倍!那时中国全是饥民。你们有没有想过,移民1亿人到美国,一下子就把美国的经济拉下来了。估计再标榜人权的小布什也不会有笑容了。西方媒体带着有色眼镜看中国,中国做什么在他们眼里都是有瑕疵的。我是强烈支持计划生育的。毛爷爷的错误已经够严重了,中国不能再一错再错了。

chuepeng

中国人真的很无助,在西方的眼里中国人没一件事是对的。我们让多生孩子,你们说中国人太多,消耗资源厉害,是物价上涨的罪魁祸首;中国只让生一胎,你们又说不尊重人权。真不知道把中国13亿给你们英国,你们还会说这样的话吗?鄙视你们这些鬼佬!没脑子

未署名

这次地震是天灾,我们假设没有独生子女政策限制,每个家庭可能有两个孩子或者更多,可是谁又能保证就不会有一个家庭同时失去两个孩子。难道批判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就是为了能在不确定的灾难后,留有希望吗??更何况,据我所知目前很多中国人尤其是80后的,都觉得与其生多一个以上孩子,还不如好好抚养一个孩子,给他/她高质量的生活来的更为负责人一些,我支持这种想法,这是对国家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所以希望那些不了解中国国情的,关心着中国的,而又只是从片面的角度考虑问题的人们不要随便批评中国的政策。另外一点,中国的国家领导人在国际上已经表现出了让世人瞩目的睿智,他们出台任何一项政策都是结合中国国情的,所以独生子女政策作为基本国策,是有它存在的合理性的。请各位不要在次天灾期间,全中国人民都在团结一致抗震救灾之际,来对中国的内务指指点点,在此谢过!

susan

应该取消独生政策,但现实是许多平民已无力抚养几个子女,一个巨大的矛盾。悲悯的国人!

jzzm

我们移民1亿去你们国家,你再告诉我要生几个吧

Evan

如果每个家庭都有两个以上的孩子,那么,这次地震遇难的人数会成倍的增长,难道就因为我们有两个孩子,所以死了一个也无所谓?因为还剩下一个嘛!欧美国家指责中国人权,是因为站着说话不腰疼,他们人口少又有钱,所以多生几个无所谓,中国如果也是没完没了的生下去,恐怕有一半人都要乞讨了,他们要是真的如此大度,怎么会越来越反感外国移民?还不是怕饭碗被抢,在吃苦耐劳方面大概没有人能比得上东方人。苏格兰与英格兰之间不也有矛盾么?有那么多时间还不如解决自己的问题!

tinayao

不要说生两个,生五个又怎么样?我们这里有五兄弟运动游泳一块淹死了,难道要生十个?

未署名

同时失去两个孩子应该比失去一个孩子更痛苦吧,这不是独生子女政策的问题,是观察家们的思维定式问题。

未署名

应该考虑生两个了。

未署名

也许他们会终生孤独,但是我相信中国政府是不会放弃对他们的爱的,社会各界也不会遗忘他们的!发生这样的自然灾害谁都不想,何况那些孩子是我们祖国未来的花朵,是我们祖国未来的希望!从举国上下的哀悼、神州大地上的捐款、海外人士对祖国的帮助...... 中国不会放弃四川地震中老弱伤残人士的,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会尽他们最大的努力来爱护这些人的!!

33,清远

 
 

地址
国家
电邮地址
电话*
* 任意选择
你的意见
 
  
 
英伦随笔 摆存档闭《英伦随笔》
探讨英国热门话题
 
 
相关内容
英国媒体看四川地震
2008年5月13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英国历史上的天灾
2008年5月15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抗震建筑 挽救生命
2008年5月16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铁马代步:在伦敦感受地震
2008年5月14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中国地震牵动英国社会
2008年5月14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受困四川地震灾区英国人获救
2008年5月15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最新内容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 | | | | | | | | | | | | | |
 


^^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