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传媒

    
 
最后更新时间: 2009年4月01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0:01更新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青少年离家出走面面观
 

 
 
6岁女童
离家出走的孩子最小只有6岁
最近,来自中国的一条新闻让我“眼热”。

23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了《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报告》。

其中罗列了各国高中生不良行为的发生率,如抽烟、喝酒、赌博、浏览色情网站、旷课、逃学、吸毒等。

“好”消息是,中国高中生吸毒率在四国中最低,只有1.4%。“坏”消息是,18.7%的中国高中生曾经离家出走,在四个国家当中所占比率最高。

在英国,根据慈善组织“儿童协会”的估计,每年都有大约10万名青少年离家出走。其中七万多名不满16岁,年龄最小的只有6岁。

家有长子将近7岁,可在我眼中,仍然是需要妈妈呵护的“宝宝”!

家庭,应该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安全的避风港,什么样的压力才能让花季少年,在对未来毫无安排的前提下离开父母、家人,纵身跳入一切都是未知数的世界?

等待他们的又是什么呢?

现代“灰姑娘”

灰姑娘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而曼莎(化名,故事来源:“Centre Point”,英国一间慈善组织)的经历,如同灰姑娘的现代翻版。

离家出走露宿街头的少女
离家出走露宿街头的少女

16岁的时候,曼莎下定决心,就算天塌地陷、露宿街头,也不再回家了。一天下学后,穿着校服的曼莎走进了慈善组织的大门……

曼莎在家中是个不挣工资的仆人。放学后,需要做饭、打扫卫生、照顾弟妹。

此外,还定期遭到继父的毒打。曼莎说,“有时候,他会用木勺、刀子或者任何顺手能拿到的东西打我”。

最恐怖的,曼莎还要沉默地忍受继父的性骚扰……

从小呼风唤雨

曼莎的经历,凸现着英国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原因。

育儿服务网站“骋谤辞飞颈苍驳碍颈诲蝉”指出,除了逃避家庭暴力、性侵犯之外,女孩怀孕或者男孩让女友怀孕、与家长闹翻、在学校中受人欺负、吸毒成瘾,都可能让孩子决定逃走。

也有慈善组织说,离家出走的孩子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父母离异、再婚,孩子出逃,是为了躲开继父/继母,寻找“从前的爸爸/妈妈”。

专门收容离家出走青少年的“London Refuge”的负责人辛普森女士回忆说,她曾经见过一个小男孩,在遭到父亲毒打后、赤足跑了四英里投奔到收容所。

但辛普森女士还指出,有些离家出走的孩子来自律师、医生等“受人尊重”的家庭。逃走是因为爸爸妈妈拒绝增加零用钱,或者不同意他们太晚回家!

辛普森女士说,这部分孩子自从出生以来,在家里呼风唤雨、要什么给什么。到了15岁,开始反叛了,父母再想收住缰绳,但却为时已晚。

出了虎穴入狼窝

离家出走青少年
约1/9未满16岁的青少年至少离家出走一晚;
女孩离家出走的概率更高;
但是,男孩流落街头的可能性更大;
最近一次离家出走的青少年8%受到伤害;
许多离家出走的青少年靠露宿、借宿、乞讨、偷盗为生
来源:慈善组织“儿童协会”

不管动机如何、原因何在,对于很多青少年来说,离家出走,通常并不是有计划、有预谋的行动,而是头脑一热、心血来潮的决定。没有钱、没有保暖的衣物、没有手机充电器、没有可以寻求帮助的联系电话。等待他们的将是怎样的前景呢?

去年,英国媒体上刊登过15岁的伦敦少女什金莎的故事。她和家人吵翻后离家出走。最初几个星期,在几个朋友家轮流借宿,后来露宿街头。

许多个漫漫长夜,在公园漫无边际地走来走去,或者坐在长椅上发呆。天气太冷了,就会一圈又一圈地坐在夜间公共汽车上打盹。多少次,曾经有流浪汉、酒鬼找她要钱;陌生的男人跟着她要电话号码……

什金莎还算有心计,在没有陷入更加恐怖的深渊之前,找到了慈善组织。

英国政府的青少年热线“颁丑颈濒诲濒颈苍别”说,青少年露宿街头“非常危险”:无处休息、无处睡觉;缺少食物、干净的饮用水;还会时刻面临受“危险人物”欺负的风险;没有钱;没有地方洗衣服;生病了将更加悲惨。

在英国,不满16岁的青少年在法律上仍然没有脱离父母的管束获得行动自主权,按照法律规定仍然必须上学,不能领救济,不能全职就业,怎样生存?

乞讨、说谎、捡垃圾、偷窃、打黑工、甚至卖淫、贩毒……“儿童协会”的一份报告曾经指出,离家出走的孩子当中有叁分之一被迫靠这些“危险的手段”生存。

报告还说,大约有七分之一曾经受到暴力或者性侵犯。

出走,原本是为了逃离家“虎穴”,谁曾想,迈出大门,就直接掉进了“狼窝”。

灭火不如防火

青少年属于社会的“弱势人群”,最应当受到照顾、呵护。现在,没有英俊潇洒的王子拿着水晶鞋来挽救曼莎,但是,英国确实有许多家照顾孩子的专门组织,开设有各种各样的热线电话。

有着切身体验的什金莎却认为,只是有人在电话的另一端倾听你的哭诉并不够,有时候还让人讨厌。“我们最需要的是有个安身的地方,住上一段时间,躲开生活中的问题,清醒头脑,然后重新开始”。

问题是,许多慈善组织说,现在,为离家出走的孩子开办的专门收容床位严重缺乏,许多孩子只能在警察局过夜。这种现状亟待改善。

俗话说,灭火不如防火。

社会组织、学校、家庭尽早发现“有危险”的孩子,帮助他们应对生活中的挑战,避免走到离家出走的地步,可能更加重要。

(苏平 2009年3月31日 伦敦)

摆欢迎读者网友使用右面表格就本文发表意见闭

 
 

地址
国家
电邮地址
电话*
* 任意选择
你的意见
 
  
 
英伦随笔 摆存档闭《英伦随笔》
探讨英国热门话题
 
 
相关内容
假如没有了酒精......
12 3, 2008 | 英伦随笔 On Britain
家暴面前80后“男女平等”
26 2, 2009 | 英伦随笔 On Britain
叠叠颁以外链接
非本网站内容叠叠颁概不负责
最新内容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 | | | | | | | | | | | | | |
 


^^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