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传媒

    
 
最后更新时间: 2009年6月17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2:17更新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嫁鸡随鸡?
 

 
 
改名还是不改名,每一个准新娘都要考虑
是否改名,每一个准新娘都要考虑
上周,我们欣赏了现代婚礼的大辫办。如果你是传统派,喜欢更加婉约、老式的拜天地、入洞房,今天我也来给您一剂“定心丸”。

至少在英国,有一个婚俗,不仅经历住了时间的考验,没有被任何运动、革命扫进历史垃圾堆,现在,还在受到更多准新娘的青睐呢。

这个习俗,就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女方结婚后改随丈夫的姓。

孙猴氏?

原来,中国女人结婚了,也就不能再用出嫁前的名字了,而是被称作齿齿氏。还记得传统相声中说的吗?何家姑娘嫁给姓郑的,成了“郑何氏”(正合适);侯家女孩嫁给姓孙的,成了“孙侯氏”(孙猴氏)。现在在台湾、香港,仍有已婚妇女把夫家姓加在前面,因此就出现了诸如范徐丽泰、陈方安生一样的名字;或者,干脆被叫做“张太”或是“王太”。

但在大陆,共产党主张男女平等,正合适、孙猴氏、太太、小姐一类的头衔,统统被当作封建主义的残渣余孽,扫进了垃圾堆。现在的中国女性,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在英国,改随夫姓,并不是法律要求,不过是经年历久的风俗。在1970年代,随着女权运动的声势高涨,这个传统也曾受到挑战。

女权分子把改姓看作男女不平等的象征,是把女性看作男性附属品的表现。成千上万的英国妇女把孩子送进幼儿园,义无反顾地进入劳动市场,紧紧地握住娘家姓,把它当作女性独立、男女平等的一个象征。不久前辞职的英国内政大臣Jacqui Smith,社区事务大臣Hazel Blears,用的都是娘家姓。

改随夫姓和交换婚戒一样是传统习俗
改随夫姓和交换婚戒一样是传统习俗

部分姐妹胆子不够大,选择了折衷方案。或者把娘家姓和丈夫的姓合在一起,中间加个破折号;或者干脆把娘家姓当作中间名,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名字。Mary Smith嫁给David Jones,Mary改名叫Mary Smith-Jones或者Mary Smith Jones。另外一部分人选择在职场保留娘家姓名,私生活中用丈夫的姓,比如原来的英国首相夫人谢丽,是布莱尔夫人,也是布斯(谢丽的娘家姓)大律师。

一家一姓

但是,最近几年, 瞧瞧网上的婚礼博客,读读杂志的新人调查,看看大报上的结婚启事,听听身边准新娘的窃窃私语,给我的感觉是,好像更多的姐妹还是选择改随夫姓。流行了几十年的女权立场,被越来越多的人看作“鸡蛋里面挑骨头”。

《Wedding Idea Magazine》(婚礼杂志)说,现在选择改用丈夫姓氏的女性仍然占到85%以上。不久前Babyworld网站搞了一项调查,其中第一个问题是,结婚后应不应该改随夫姓,66%的读者回答说,肯定要改,女人应该遵循这个传统;18%的女性说,名字要改,但出发点是为了将来和孩子的名字保持一致。坚决要保留娘家姓的只有10%左右。

看看大西洋两岸的女名流。当年美国的流行巨星麦当娜、现任总统奥巴马的夫人米歇尔,还不都随了丈夫的姓?英国首相布朗的夫人莎郎,婚前拥有自己的公关公司,一结婚还是立刻改成了布朗夫人;前辣妹维多利亚还不是成了贝嫂?

个中原因,其一大概是因为厌倦了“女权运动”的主张。至高的女权无疑于是让女人有选择的权利,其中包括自由选择婚后是作“女士”还是“太太”的权利。

也许,现在姐妹们终于意识到,一家一姓,确实能给人一种美好、温馨的归属感?再说了,娘家姓,不过是另外一个男人(父亲)的姓,改不改,又有什么所谓?

地雷区

问题是,现在的准新娘改姓,有点像步入雷区。

辣妹维多利亚·亚当斯成了“贝嫂”
辣妹维多利亚·亚当斯成了“贝嫂”

根据英国统计署的数字,英国女性初婚的年龄是29.8岁。而大多数女性在21岁就已经开始工作,用了8-9年的时间在职场拚杀建立起“职业品牌”、“ 产物信誉”,一改名,这个效应还不就进了档案馆?

您要是确信婚姻就是百年和好、这辈子就改一回名字,还能豁得出去。但是现在,叁、四成婚姻都以离婚告终,是每结一回婚都改一回姓呢?还是永远使用第一任丈夫的姓呢?

数字时代也正给改名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搜索引擎、社交网站的崛起,每一个人还都有了一个网上身份。从雇主聘人到网上约会,人肉搜索都能成为一个“利器”。改名,则意味着你在虚拟世界的足迹被抹煞殆尽。

在谷歌输入我的名字“苏平”,你立刻就能发现我过去几年都在给叠叠颁写些什么。我要是突然改名叫平?约翰逊(信手拈来,并非老公本姓),或者,和许多姐妹一样,采用西人的名字,改叫“伊丽莎白?约翰逊”,前半辈子的功过岂不一下子无影无踪了?

还是忍着吧

长子已然懂事,越来越不愿意我继续使用本名。因为,小朋友的妈妈都有同样的姓,都叫“齿齿太太”,为什么你非要用“滑稽的名字呢”?

当年不改姓,出发点并不是要坚持男女平等。而是因为:一、嫌麻烦;二,生在新中国、被共产党的教育“洗脑”了,对太太的称号,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叁,觉得自己一个中国人,被叫做约翰逊太太,别扭;只改姓不改名,结果会是半中半西、四不像,连名带姓都改,可能会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为了孩子,我作了一番调查。发现改名需要通知的机构有一大串:雇主、税务局、银行、按揭公司、信用卡公司、地方政府、工作和养老金部、房产注册署、驾照办公室、水电煤气、汽车急救公司、电话、手机、互联网公司、皇家邮局、保险公司、医生、牙医、专业组织……《Wedding Idea》杂志说,整个手续都办齐全,要用将近一年的时间!再加上改电子邮件、社交网站、博客,工程量肯定不小。

你说,我该继续叫“苏平”呢?还是“平?约翰逊”?或者干脆一猛子扎下去,改名叫“伊丽莎白?约翰逊”?

(苏平 2009年6月16日 伦敦)

读者反馈

臺灣女人在1980年代之後就不冠夫姓了,冠了會被認為是落伍老土,再加上所有證件申請變更都要花錢,怎麼講都不划算! 高金素梅的話,高是母姓,金是父姓,他沒結婚又何來冠夫姓問題。另外古人稱單稱娘家姓氏的情形還是比較多的,比如孫中山的母親大家都稱他楊太夫人。郑何氏這類雖然也叫,但只是偶爾用罷了,墓誌銘乃至平時稱呼都是不用的。

Hou

据说在中国古代,男女双方若属同姓,是坚决不可以成婚的。

未署名读者

这个问题正是我当前所面临的,老公希望我改随他姓;我婆婆是女权主义,她当初就没改随夫姓,所以也建议我留着自己的娘家姓。我成了夹板三明治了。呵呵。 不过话说回来,在美国我认识的女性中,即使当初曾在职场辉煌一把,但婚后还是嫁鸡随鸡姓了。

未署名读者

别改了吧!!单位同事一天突然改了姓,结果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她离婚了。

未署名读者

香港女人不喜欢去转姓名,被称作齿太是没大问题,但去办改名字续的太麻烦了,也没必要。象陈方女生和范徐丽泰的还是小数。

Kong, 香港

我有相同经历。不过在荷兰改名要容易多了。而且主动权完全在我自己。我选择在平时生活的场合,比如朋友party,登记IKEA FAMILY CARD或是其他和工作无关的场合使用老公的姓和我自己的姓的结合。但在工作场合,包括网上的各种联络方式以及在商务局的等级,我用的全是我自己的姓。这非常实用,也很常见。我身边的许多职业女性都选择这样的方式。当初结婚的时候,市政厅的工作人员也说这个改名完全是形式上的,正式的文件包括护照,和身份证用的永远是自己的本名。我也试着把一些SOCIAL MEDIA上的名字改掉。结果第二天就有朋友抱怨,怎么改名啦!我们都差点找不到你了。我这才惊觉,还是不改了吧。虽然说我并不觉得中西结合的姓名很奇怪。相反我觉得很特别也很骄傲我独特的中文名字,虽然当年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每逢考试总愤愤不平的想为什么我名字的笔画那么多。另外我名字的奇特组合绝对能够引起别人的好奇,就算实在没什么话题,我们也可以闲扯名字。

虫诲颈苍驳,荷兰

你这一猛子没扎到底,还不如叫 007.616.2009

未署名读者

高金素梅--高金 is her last name. (作者注:感谢您的反馈,文章已作改正。)

未署名读者

原来国内有个姓马的同事,她丈夫赶巧也姓马,这倒把他们6 岁的儿子弄糊涂了 - ‘妈妈,怎么咱家人都姓马呵?’

未署名读者

在网上又怎样呢?网上的人口爆炸趋势不亚于现实世界,不去网上登记户口似也无妨.

未署名读者

 
 

地址
国家
电邮地址
电话*
* 任意选择
你的意见
 
  
 
英伦随笔 摆存档闭《英伦随笔》
探讨英国热门话题
 
 
相关内容
婚礼大比拼
10 6, 2009 | 英伦随笔 On Britain
最新内容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 | | | | | | | | | | | | | |
 


^^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