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剑桥博物馆的”百巧板” | ||||||||||||||||||||||||||||||||||||||||||||||||||||||||||
大家儿时肯定常玩“七巧板”。七块小小的木片可以拼出不同的有趣图案,但是要把这七块木片整齐放回小盒子里头也是挺困难的,非废一点心机不可。 英国剑桥菲茨威廉博物馆Fitzwilliam Museum的修复古物小组所面对的一大难题跟玩“七巧板”相似,但是复杂得多;他们需要修复三个破碎成几百块碎片的中国清代古瓷瓶。 英国其中一份报章就以“Chinese puzzle”(即中国的七巧板)为题,介绍这个故事。但是,修复工作确实不止“七巧板”那么简单,可能“百巧板”更能形容修复师的工程。 “无心之失” 在今年1月底,一位到该博物馆参观的男子踩到自己的鞋带绊倒。他这一“倒”把身旁的叁个估计价值50万英镑的中国清代名贵瓷瓶也摔碎在地上。 博物馆方面小心收集碎块,并安排修复。 现在经过多个月的时间,修复师终于完成了其中一个一米高瓷瓶的修复工作。 经修复的瓷瓶现在在该馆一个称为“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的任务)的展览中展出。 展览的标题中的问号确实很有意思,似乎代表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虽然花瓶被摔碎成113块碎片,但是,修复师仍然以耐性好好修复花瓶,虽不至于“天衣无缝”,但是,参观者除非非常细意观察,否则是无法看出裂缝出来的。因此,这个艰难任务可说是没有难倒修复师。 “并不复杂” 修复师彭尼?本多尔(Penny Bendall)说,她认为大家谈论此事是好事。 她解释说,其实重新把碎片组合成为一个花瓶的修复工作可能看似不可能,但是并不困难。 她说,由于博物馆方面收集了所有碎片,而且没有任何部分变形,因此可以非常容易地把碎片重新组合。 不过,修复师 说,问题是存在的,在于瓷瓶重45公斤,因此移动困难。 这次修复工作利用了比较精细的做法。工作人员先用胶带粘住碎片定位,然后利用毛细管吸收作用(capillary action),把粘合胶水慢慢送进碎片的接口中。 等待碎片粘合,修复师利用填补物把残缺的地方补上,并且在有需要的地方填上颜色,以掩饰裂缝破损。 修复古物 在1月份的意外中,除了已经修复的瓷瓶外,另外两个大瓷瓶也摔成碎块,其中损坏最严重的碎裂成160多块,另外一个则成为40多片碎片。 博物馆修复小组方面解释说,相对来说,修复这些瓷瓶是比较容易的。 在Mission Impossible?这个展览中同时展出了另外一些经损坏的艺术品和古物。这些粒子中不少时受到强光或者害虫的破坏,也有部分因为不适当的储存或者处理而受损。这些例子的修复工作困难得多。 如果大家有兴趣了解一下三个瓷瓶的修复工作,并且希望亲自看看已经修复好的大瓷瓶,大家仍然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可以到剑桥特兰平顿大街(Trumpington Street)上的菲茨威廉博物馆的梅隆廊(Mellon Gallery)参观,展期一直到2006年9月24日。 | 相关内容 ![]() 2006年4月月05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 2006年3月月29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 2006年2月月12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 2006年2月月07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 2006年1月月30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叠叠颁以外链接 非本网站内容叠叠颁概不负责 最新内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