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02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1:49更新
大象传媒中国网记者 苏平
英伦随笔
英国着名作家王尔德曾经说,打好领带,是人生迈出的严肃的第一步。
曾经,在办公室辛苦劳作的男人,整天盼望着下班铃响后能赶快松开领带。进入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男人把领带打入了冷宫。
但是,根据着名市场调研机构惭颈苍迟别濒上星期发表的报告,领带正在卷土重来。
读罢,心中颇感欣慰……
昨日黄花
原来,白领职员上班不打领带是不守纪律的表现。过去10来年,着装要求逐渐放松。英国商会2005年所做的调查显示,五年之内,伦敦金融城内允许员工周五穿便装上班的公司增加了叁倍。连商界领袖、维珍总裁布兰森都经常是领口大开。
不打领带的风潮渗透进入社会的各个层面。首相布莱尔在唐宁街10号门外会见记者、在伊拉克慰问英军士兵,走访学校医院,西装是穿了,但却经常没打领带。
惭颈苍迟别濒统计数字显示,1999年到2004年五年间,英国领带的年销售额从1580万英镑逐渐下落到1540万英镑。
和领带一同消失的,还有熨得笔挺的裤子、擦得闪光的皮鞋、梳得一丝不苟的头发以及相辅相成的礼仪风度。
西装领带曾经是绅士的象征,显现着更加正式、严格的生活方式,代表着组织纪律和自我约束。领带走了,它的象征意义也走远了。今天,人们更关心的是自己的权力、感觉与享受。
几年前,在就业中心工作的公务员汤普森状告雇主“性别歧视”,原因是,天气炎热女职员可以穿裙子、短袖,男职员却必须穿长裤、打领带。汤姆森打赢了官司。
短裤罢恤固然爽快,但是,去就业中心找工作或是去银行开账户,更愿意看到工作人员衬衫领带一丝不苟。
一种观点认为,左派推行的平等至上、人权至上、自由至上、选择至上造成了现在尊重与纪律的崩溃;也有人说,撒切尔夫人执政开创了国人自我意识膨胀、追求个体享受、物欲满足的潮流。
卡梅伦上星期说,现在英国社会文明程度之低、言行粗野、缺乏尊重蔓延之广已经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惭颈苍迟别濒调查显示,2006年,英国人花费1600多万英镑购买领带,与叁年前相比增加5%。报告预测,今年领带销量将继续上升,到2011年,增幅将达到7%。
或许,领带的复兴,部分原因也正是因为人们厌倦了无组织、无纪律的状态,渴望恢复一些准则与自律?
四月,春暖花开,伦敦的男人打开衣柜。拿出来的是什么呢?一条宽大舒适的中长裤、一件切尔西、阿森纳的足球衫、一双踢里趿拉的拖拉板(拖鞋)……走在大街上,领带如同大熊猫一般罕见,穿着不整、外貌不彰的人却数不胜数。
但愿惭颈苍迟别濒预测成真,领带不会已经进了档案馆;更希望随着领带的复兴,风度礼仪、自律尊重等文明的风气也会“卷土重来”。
五讲四美
英国中学开始设立德育课 |
今年九月,英国中学将开始设立德育课。目的也是要对付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不讲文明、不懂礼貌的危机。
青少年野蛮无理、缺乏尊重、倾向暴力的风气日益蔓延,使学校和社会更加不安全、不文明。“小流氓”文化不仅引起公众的极大愤慨,也成了英国政府最严重的心病之一。
有鉴于此,教育部计划将德育纳入中学教学大纲。从今年9月新学期开始,中学生将在课堂内学习一些基本礼仪和行为准则。比如说,尊重老人,多用“请、谢谢”等字眼,理解别人的权利和感情、控制自己的情绪等。
道德课程向学生教授的准则包括:“我们温和,我们善良,我们努力学习,我们爱惜公物,我们愿意倾听,我们诚实,我们不伤害他人”等。简言之,除了没有第一条“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准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之外,英国德育课的教学大纲和中国的《中学生守则》非常类似。
20多年前,在中国读书的时候,参加过类似的运动,叫做“五讲四美”。内容大同小异,见到老师要敬礼问好,不说脏话,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讲究个人卫生和集体卫生,给老弱病残让座等等。 当时,面临升学考试的压力,很多家长对学校特别有意见,认为五讲四美三热爱运动浪费了孩子的时间、精力。
联想到几天前,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担心英国数学教育质量落后,特意拿一道中国高考几何题悬赏求解。你说,现在英国的中学又必须加上“五讲四美”课,不是在浪费本来就很紧张的师资力量吗?把有限的人力物力投入数学课岂不更好?
但反过来说,如果班上有几个害群之马,岂不更会造成老师教不好、学生学不成吗?
归根结底,教育孩子讲文明懂礼貌,应该是家长的责任呢还是学校的责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