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传媒

http://www.bbcchina.com.cn

2007年6月28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0:33更新

英国精英层仍是私校生天下

一项最新独立调研结果称,英国政治、法律、医药、工商、新闻等重要领域的精英人士中,半数以上依然是来自家大业大、私校教育背景的所谓“中产阶级”;显示英国社会不同等级之间仍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

这项由萨顿信托基金会(Sutton Trust)从事的调研活动,共采样访问了英国主要领域一千名精英人士,结果发现,他们当中接受了私立教育培养的人数比例虽然比廿年前的58%有所下降,但是仍高达53%。

这也就是说,家境宽裕、可以负担得起昂贵的私立教育的中产阶级家庭的后代仍然在英国社会中占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在上述接受私校教育的人士中,最终接受过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教育(或称:Oxbridge education)的人数比率高达47%,比廿年前的61%有所减少。

刚刚接任英国首相职位的戈登·布朗毕业于苏格兰名牌爱丁堡大学。

阶级鸿沟

据负责这项独立调研的人士介绍说,尽管英国学龄青少年中,接受私校教育的人数只占7%,但是这些绝对少数确能在主导社会政治经济命脉的领域中最终占据过半位置,充分显示等级、阶级、财富、教育等因素仍然在英国社会中对决定某人的命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等级分化最明显的恐怕要算英国的法律体系。调研显示,英国法官中七成人接受的是私立教育,而从牛津剑桥毕业的人数比例更是高达78%。

负责调研的人士表示,从结果分析看,英国依然是一个依照家庭背景、社会地位、财富条件划分界线的社会,能够负担得起高质量私立教育的人,成功的机会仍然远远高于只能接受国立教育的普通人。

不久前,一项泛欧盟的调研结果也发现,英国是所有欧盟国家中,社会底层人最难以打破社会等级束缚晋升到社会高层的社会。

英国很多分析人士指出,工党执政十年,尽管推行了很多教育改革方案,但是未能有效提高国立学校的教育水平;而真正提高国立教育的水平才是削弱以至于最终消除社会等级差异巨大现象的关键。

专家还指出,英国社会必须想办法改变这种等级继承循环制的怪圈:社会上层人有钱可以上私校,上私校毕业更有竞争力,有竞争力的人可拿到高酬职位,有高报酬的职位可积蓄更多的财富。

不过,也有不少工商业资深人士指出,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大潮冲击,越来越多外来精英已经进入英国社会上层,开始挑战这种传统的“中产-私校-好职业”循环。

这些人士表示,如今英国工商界、金融界中的头面人物已经有叁分之一来自外国,比起一代人以前的十分之一比例已经改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