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08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0:51更新
活动介绍
2007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一年倒计时开始。365天后,2008 年北京奥运会将在世人的瞩目中拉开大幕。
8月8日当天,叠叠颁英国广播公司中文部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体育广播联合主办了名为‘北京奥运一年倒计时’的广播讨论节目,邀请从官员到百姓,从专业到业余的各方嘉宾与现场听众一起交流、争鸣。
举办时间:2007年8月8日北京时间中午12时至13时
举办地点: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演播厅
主持人:叠叠颁中文部腾龙;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红薇
嘉宾:北京奥祖委文化活动部部长赵东鸣、前中国乒乓球奥运冠军乔红、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副主任于庆丰
文字实录
红薇: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听北京2008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特别讨论节目,我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体育广播主持人红薇。
腾龙:我是英国叠叠颁广播电台的主持人腾龙。365天后第29届奥运会将在世人瞩目中在北京拉开大幕,北京申奥时提出“给中国一个机会,还世界一个奇迹”,北京将上演的奇迹是什么,奥运会给中国带来什么,给北京带来什么,给普通百姓带来什么,一年倒计时之际,人们以怎样的心情等待奥运会的到来,在接下来的一小时当中,我们和到场的听众和嘉宾一起讨论证明。
红薇:首先介绍一下今天非常荣幸的请到的叁位嘉宾,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部长赵东鸣先生,前乒乓球奥运冠军、中国国家女队教练乔红女士,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副主任于庆丰先生。
腾龙:欢迎叁位和我们一起讨论,一年倒计时指剂,人们最关心的还是北京到底准备得怎么样了,8月6日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秘书长王伟在新闻发布会上有一个总结和概述,我们听一个片断
王伟:总体来说,北京奥运会准备工作正在按计划顺利推进,奥运场馆和相关设施建设正在加快推进,除国家体育场除开幕式工程需要在2008年初竣工以外,其他竞赛场馆全部在2007年底完工,目前北京奥运会竞赛日程已经确定,所有28个大项的竞赛主任已经全部到位,今年26项好运北京体育赛事筹办工作正在抓紧进行。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创意工作即将完成,即将进入制作实施和排练的阶段。目前距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一年的时间,在今后的一年中,我们将按照奥运的惯例、国际的惯例,以及我国政府筹办奥运会各项指示精神,加快推进各方面的工作。
腾龙:这是王伟秘书长的概括。赵部长,我知道您还要赶回广场上参加活动还有一个活动,在广场上还要演唱由一百多位中外歌手演唱的“We are ready”,我们准备好了,现在是不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赵东鸣:今天晚上的一周年活动我们都准备好了,老天爷也给我们准备好了,天气非常好。从倒计时一周年的准备工作上看,我觉得非常重要,包括我们的歌曲,可以说所有参与奥运会的,包括工作人员,首都的市民和方方面面的力量来看,大家都有一种满怀信心的一种豪情,认为我们办好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我们准备好了。
腾龙:现在晚上睡不着觉的话,和奥运会有关的,现在心里最没有谱的是什么?
赵东鸣:我负责文化工作,每一项难点的是每一项工作都有创新的特点,体现特色的东西,是不是每个细节每一个创新的工作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我们为每一个创意点经常的睡不好觉,原因是我们希望按照有特色高水平能够把它创意好。我们创造的东西,我们提出的东西能够形成很好的共性。我们在奥运会有睡不着觉的时候,恐怕是在这些方面。
红薇:这是比较软性的东西,场馆、设施这些,硬件我们一般都看得见,摸得着,但是一些接待服务,软件的东西众口难调。于主任您作为主管软件方面的领导,您觉得作为软件服务中重要的一点,志愿者,您觉得能够让全世界的人都对志愿者工作满意吗?
于庆丰:志愿者工作应该这么讲,昨天罗格主席参加我们志愿者誓师大会一周年的时候,罗格同志题辞,志愿者代表着奥林匹克精神。从这个角度来讲,历届奥运会都离不开志愿者的服务,作为我们北京奥运会办一次高水平的奥运会,志愿者工作没有问题。
腾龙:现在报名已经有50多万了,可能只需要10万人左右。
于庆丰:赛会需要10万,其他还要需要。
腾龙:从哪些方面看呢?
于庆丰:一个叫做专业志愿者,有十个项目,语言、驾驶等,按照专业项目的需求选择志愿者。通用志愿者比较好理解,只要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就可以提供服务。
腾龙:现在你们天天忙活,搭台子,台上的运动员是主角,对于奥运乔红更有体会,你现在是国家乒乓球女队的教练,现在运动员的状态怎么样?
乔红:现在运动员心里都是奥运两个字,在国内举办是第一次,而且乒乓球又是夺冠热门,如果乒乓球不拿(冠军),大家会失望。同时也给我们乒乓队带来压力,而且尤其是像现在赛制也改了,在压力中,我相信通过我们365天的努力,能够给大家一个好的交待。
腾龙:乔红教练是今天早上在机场临时改了班机到演播室的,现在是不是封闭训练了?
乔红:现在没有,现在打全国联赛,9月12日结束之后进入封闭了。
腾龙:蒋效愚先生说,现在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他就说,他感觉就是软件。他提到的是软件的另外一个层次,市民文明礼貌的程度,所谓的素质。奥组委主席刘淇也在奥运倒计时一周年的誓师大会上说要市民当好主人。我想问一下听众,主人应该怎么当才是比较合格的主人?
听众:你好,我是一个北京大学生,我觉得当好一个主人,首先从志愿者方面来说,组建好一个合格的志愿者队伍,这样能够对北京的形象有所提升,另外大学生是一个主要的群体,我希望大学生在奥运会期间能够更好的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民间的志愿者队伍。
腾龙:平时对体育感兴趣吗?参加体育活动吗?
听众:体育活动参加得不多。
腾龙:我想问一下,如果我对体育根本就没有兴趣,这个主人怎么当呢?
听众:我是来自一个民间组织,我觉得从我们这个层面上讲,应该更多的告诉大家应该怎么做,现在的民间组织有很多,环保啊等等,也有一些是直接和大家的衣食住行都有关系的,都应该在这些方面更多的引导大家,正是在这些引导下社会才会有这样的趋势。
腾龙:谢谢,乔红,我想问一下,现在提到挑战,压力最大的就是运动员,你觉得从你两届奥运会夺冠,事先也肯定是睡不好觉,你觉得运动员面临心理压力该怎么面对?尤其是在家乡父老面前。
乔红:我觉得我们还是有一些心理的训练,这些是长期的东西,但是第一次在北京打奥运会,我们更着重注意周边的环境这些人为的客观因素,多做准备。
腾龙:尽量减少干扰。
乔红:对,还有和对方说,家里亲戚对你的关心,记者媒体对你的关心,现在给队员灌输怎么不受影响,就是说少听说看少见(笑),每个人对这些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是无所谓。
腾龙:心理素质好一些。
乔红:也不是,就是性格这样,有的人过了就过了,听了就听了。
红薇:刚才乔红也谈到,队员压力很大,连广播都不让听了(笑),我想问问赵部长和于庆丰,您是负责大型活动,您是负责志愿者,过了今天8月8日,今天这个日子过了之后,365天一天一天越来越近了,两位的工作也会越来越繁重,这一年当中最头疼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赵东鸣:我负责的工作很多,其实不仅仅是大型活动,整个奥运会的形象景观的设计、规划实施是我们负责的,所有奥运的标识、色彩系统设计是我们完成,实施将来是我们进行。奥运的文化活动,当然包括城市的文化活动、奥运区域的文化活动,重大的节典日的文化活动,能够把它搞得有特色,增进大家的交流。你刚才讲的我很赞同,通过文化活动能够营造很好的奥运氛围,另外就是对我们的软件建设起作用,能够在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上,通过文化的活动起到一些推动宣传影响的作用。
红薇:必须要求咱们的这些活动不断的出新,有特色。
赵东鸣:对,要和广大群众的需求结合起来,和他们的要求结合起来,包括满足群众的文化生活结合起来。
腾龙:从您这工作这部分,您觉得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赵东鸣:怎么样保护好志愿者的热情,目前从国内、港澳台,对志愿者的报名非常的踊跃,我们截止到08年3月,还会有很多的志愿者报名,我们会提供40万左右的城市志愿者服务,100万左右的社会志愿者服务,让大家都参与到当中。
腾龙:在座的听众哪位报名志愿者了?有一位,您是被选中了吗?还是报名了?
听众:报名了。
腾龙:您为什么报名参加志愿者服务?
听众:奥运会是中国第一次申办成功,是一个盛会,希望能够参与进去,希望能够帮助更多人。
腾龙:如果一年倒计时之际,现在最需要加把劲的,哪方面需要提高和完善的?
听众:刚才一直在听嘉宾在说,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减压。我们的奥运场馆如期建好了,志愿者无论是招募还是其他的工作都在有序的进行。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怎么减压,把一年一度的奥运会办成一次盛会。
腾龙:赵部长,罗格主席几次视察,评价很高,他也提到,怎么面对世人的高期待。老百姓说话,希望越大,失望也会越大。如果目标没有定那么高可能很好,如果设定了很高的标杆,一点达不到就不是很完美了。
赵东鸣:这个很有道理。我们定出的很多的工作目标不应该是超出正常的,非要创造出都是奇迹,别人闻所未闻的,除非是某一点文化性的创意,对于社会生活,社会参与奥运的各类的活动当中去,试剂盒我们平常的生活是紧紧相连。大家感觉到奥运会和我们是相联系的,和我们的生活目标是在一起的,同时又和外部世界紧密交流。为什么说减压,把它变成一个人为创造一个和实际有距离的东西,那就远了。刚才提到的问题,参加不参加健身,奥运带给我们的参与、锻炼的快乐,我们叁大理念中环境建设的改变、城市文明素质和文明形象的变化都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要求和进步结合的。
腾龙:刚才提到的叁大理念,绿色奥运环境的部分,您感觉怎么样?
赵东鸣:我觉得这叁大理念是我们重要的目标,目标就是要有建设和过程,现在来讲,努力非常努力,工作做了大量,但是一些方面还没有达到。
腾龙:在治理环境上北京投资一千多亿。
赵东鸣:投资非常大,而且整个城市的工业结构在变化,首钢这种传统的工业也搬迁出去了,绿地、植被等都带来了变化。这些对老百姓都是实实在在的。我们对奥运有期盼,我们希望在北京举办,老百姓内心感受到,这些给我们北京的发展、日常的生活、老百姓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带来变化和进步的。从这个目标上来说,要做很多的努力。
红薇:刚才赵部长也介绍了,怎么才算有特色、高水平,我们不要说期待所谓的奇迹,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您说得也都是非常实实在在的。其实每个城市办奥运都要投资,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到盈亏的问题,从您自己的角度来讲,对于衡量奥运会的成功,这一点重要不重要?
赵东鸣:实际上一定要衡量是不是成功的,投入一定要考虑实际效益,我是觉得我们做的这个事情,我们老讲科学发展观,是包括有这个理念的,成功不成功应该看怎么衡量。我们现在衡量成功不成功,很多方面是在看我们既定的目标理念、社会进步、发展是不是达到这个目标了,奥运会是不是为城市发展、人民精神风貌的变化带来推动作用,整个社会是不是向前发展。
腾龙:我们应该和前场观众提醒一下,下一阶段我们想讨论衡量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到底怎么样这届奥运会才是成功的。作用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北京我们想达到什么目的。
红薇:我们的采访小组也采访了一些街头百姓对奥运的看法。
听众:拿了冠军最重要。
听众:冠军第一。
听众:还有信任。
听众:很多聚在北京这里,给北京增添了色彩,不仅是中国人民感到满意,全世界人民都满意才好。
听众:不会令中国人失望,也不会令世界人民失望。
听众:大家都能够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奥运在这里生根发芽。
听众:人文,人必须要文明参加这届奥运会。
听众:应该是实际最好最好的奥运,看着我们中国强大,不像过去受人欺负。
听众:拿金牌体现了我们的体育实力,但是不是为金牌而金牌,这个是相辅相成的,这样能够带动全民健身,全民体育都提高了,我们该强盛了。
听众:拿第一重要不重要?
听众:那也重要,如果成功肯定是把中国的特点表现出来。
听众: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听众:健康第一,比赛第二。
腾龙:这是大家评判的标准,个人感觉不一样,但是总体上说,大家可能还有一个大致上的认为,如果是很成功很满意的奥运会,还是有一些共性。你觉得一个成功的奥运会是什么样的?
听众:各取所需,给世界人民展现的就是一个精彩的奥运会就够了,中国人来说,我们希望看到一个变化的有特色的值得期待的中国,对于运动员和人民来说还是要夺更多的金牌,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奥运会过后希望有一个持续的东西,给他的生活以帮助。
听众: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满足各种人的需要,这是一个契机,北京办奥运会不是拿多少奖牌,而是向世人展现中国特别是北京作为首都,它承担着各种各样的责任,我们如何把奥运会办好,展示国民的素质。
腾龙:怎么展现国民的素质?
听众:如果有人离开北京,怎么评价北京?如果外国人说very good,那就非常好。
腾龙: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倒计时一周年的时候答记者问时说,奥林匹克带到全世界1/5的人口本身就是一个成功。于庆丰。
于庆丰:应该是这样。衡量的标准我想最好的标准大家理解不一样,因为指标也不一样,最好的标准就是通过我们举办奥运会,奥林匹克运动给世界人民和中国人民的发展起多大的贡献,我们能够为世界、为后人、为奥林匹克运动留下点什么,现在已经显示出了价值,包括首都的文明礼仪、首都建设、城市运行的发展,从这些方面都有所体现。
腾龙:赵部长觉得成功是什么,忙活完了这几年,最后一段时间,想想真是没有白忙活,应该是什么样的?
赵东鸣:从我的工作来讲,我在奥组委工作,担负着很多的责任。首先要安全,工作要精彩,给世人特别是来到北京的各国的方方面面的人员都留下“very good北京”,留下很好的印象,对北京、对北京人都留下很好的印象,这个非常重要。
红薇:如果是一个专业的体育迷,关注赛事多一点的,就像刚才街头采访时市民说的,拿第一当然重要,多拿第一。乔红听了很有压力。
乔红:运动员都希望在北京给自己比赛生涯中留下光辉的一页,在北京拿过奥运会的冠军,拿冠军固然重要,但是拿不到冠军的人也很多,如果他以前拿第叁,希望这次拿冠军最好了,那是最高目标,希望比现有的成绩有提高,这也是一种成果。
腾龙:上次国家体育总局的副局长崔大林在记者会上有这样的表示,他认为美国和俄罗斯还是第一团队,中国应该是第二团队里的排头兵,这个意思是说,美国俄罗斯应该是第一第二,中国应该确保第叁。你从运动员到教练,认为这样说是战术上的需要呢?还是算来算去,我们只有她第叁的实力。
乔红:美国和俄罗斯的实力很强,中国也很强,要拿第一也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把目标定得高一点,希望超过美国、俄罗斯。
腾龙:在家门口前面,这个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有没有保二望一的考虑?
乔红:我们没有,领导要求我们没有这样。
腾龙:没有这种压力?
乔红:没有没有,领导绝对没有给我们压力。只是希望我们重视在北京举办的重大赛事,具体各个队的情况是各个队自己去解决的,他们只是给我们更多的是支持,没有压力。
红薇:奥运期间金牌每天都会有,但是开幕式只有一场,而且每一次奥运会最抢眼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开幕式,让人持续很长时间都会津津乐道不段的谈论。昨天我也看到张艺谋接受采访的时候,他作为开闭幕式总导演说,点火仪式是开幕式成功的一半,开幕式又是奥运会成功的一半。
赵东鸣:这个全国都要保密的。
红薇:大家都有一个猜想。
赵东鸣:大家有很大的期待,我同意张艺谋导演的观点,开幕式又是奥运的一个重要体现,开幕式办好对于国家的讲,的确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开幕式不精采,影响力就差了很多。
腾龙:开幕式要体现绿色、科技、人文叁大理念,要突出和谐的核心思想,这个文章怎么做?挺大的。我和朋友聊天,朋友说张艺谋这回顶了个雷。雅典、悉尼已经是水火交融、古典和现代的结合,人家已经跳到2.43那里了,你还要怎么做才有中国特色?
赵东鸣:研究历届的开幕式,然后研究我们自己的开幕式,我不是从创意角度落讲,而是从议论来讲,中国5000年的文化积淀太深厚了,把我们5000年的文化和现代发展中的世界中国交融起来,我觉得它是非常丰富的内容。
红薇:本身就是我们的特色。
赵东鸣:我们中国的五千年文化在世界上是独有地位的灿烂的历史文明。新中国新的时代的发展,在世界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应该说发展得非常有我们中国的特点。我们的特点又是和世界相融的,又是和谐世界中产生的,如果把创意搞好会很难,但是一定是有中国很强特点的。
腾龙:这是赵部长操心的事,乔红作为运动员现在是教练,出席过各种各样的开幕式,很多城市都去了,尼感觉体现中国特色的开幕式,你感觉是什么样的?
红薇:有什么元素在里面?
乔红:没想过。
红薇:你觉得开幕式有哪些就会很好看?
乔红:确实没有想过。一个像赵部长说的,把我们中国5000年文化底蕴彻底表现出来,我参加了两届奥运会,开幕式都没怎么参加。
腾龙:我们看看听众的想象力什么样,你觉得中国奥运会的开幕式让大家都拍手说精彩,是怎么样的?
听众:首先是突出中国的民族特色,突出咱们五千年灿烂的文明,让全世界的人看到咱们的奥运会能够眼前一亮。
腾龙:眼前一亮的亮点在什么地方?
听众:我觉得还是咱们与众不同的文化和文明。
红薇:想法比较具体一点。
听众:如果让我想象的话,从颜色上来讲应该有大红色。
红薇:中国红。
听众:还有金黄色,气势磅礴的。再就是中国的戏剧京剧,太极这些最具有中国特色的都能够看到。
听众:我觉得开幕式应该有一些现代的元素,也必须有一些传统的东西,必须也加进一些现代的东西,体现中国的发展。
听众:我也是这样想的,我觉得开幕式应该体现北京的特点,就是古典和现代相结合的特点,而且要突破思维定式,因为开幕式要给全世界人民尤其是外国朋友看,要突破他们对中国的定式,什么大红,一想到中国就想到这些东西,要突破一下。
腾龙:从什么地方突破?怎么跳出传统的框框呢?或者西方对中国文化理解的这种概念性的东西。
听众:如果我能够想出来我就能当导演了(笑)
腾龙:赵部长,这是不是也是张艺谋中国顶级大腕邀请好莱坞的导演斯皮尔伯格加入参与,也是要加入一些国际的元素在里面。
赵东鸣:肯定有导演的创意点,但是又是集体的智慧。
红薇:赵部长不能再往下说了(笑)
赵东鸣:集体智慧是肯定的(笑),另外还包括征询了包括群众在内的一些意见。其实社会各界对奥运会包括开幕式和文化活动,对奥运会的参与,出主意献点子非常多,我们收到大量的来信,很多都很精彩。
腾龙:我在网上搜索,礼仪小姐的服装什么的。
赵东鸣:我们正在准备,已经创作了一个出来了,评审也完了,正在做下一步的工作。确实全社会的关注和智慧是集体的智慧。
腾龙:我们进入下一届但之前就要提到这一点,通过开闭幕式要展现一个新北京,新的中国人的形象,说到形象,在奥运会期间有一万多名国外的运动员、教练员,有两万中外媒体的记者,成百万的观众来到北京。希望给他们展示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让他们看到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于庆丰:从开幕式的角度,应该向世人展示一个绝活,没有绝活就没有亮点。中国历朝历代高手非常多,现在也不缺乏,开幕式上如果志愿者的项目,也是一个亮点。
腾龙:大家正在收听的是叠叠颁英国广播电台和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共同制作的讨论节目,我是叠叠颁的主持人腾龙。
红薇:我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主持人红薇,我们现在听一段录音。
听众:随地吐痰,穿得乱七八糟的不行。
听众:有的人连做样子都不会做,平常一些小的细节,我希望北京应该是作为榜样的,作为其他地区的榜样。
听众:我现在住南锣鼓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家投入了很多,精神面貌也改了。
听众:为奥运争光,参加一些奥运的项目,我参加过200米跑。
听众:针对服务行业,客源多了。
听众:除了做志愿者,就是买门票了,亲眼看一下。
红薇:今天来的现场嘉宾和群众都是干干净净的,北京土话听着特有意思,奥运给中国带来什么,给北京带来什么,给咱普通百姓带来什么,叁位嘉宾有自己的想法,大家也来聊聊,我们期盼了这么久,还有一年2008奥运会就要开始了,大家希望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切身的变化?
听众:我们希望运动员拿更多的奖牌,这是展现我们中国运动员的风采和中国人民强健体魄的表现,这是第一。第二我们应该更注重的是在道德水准素质这些方面的提高,并且特别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水平,如果在这些方面得到了提高,并且在奥运会之后不滑坡,能够继续发扬,我觉得这一点更重要。
腾龙:我想插一句,我知道现在北京市各种各样提高文明礼仪素质的活动都在展开,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每月11日是排队日,为什么是11日,就是说11日像排队,这个月是汽车排队,下个月是买票排队,这一年大家都在这种准备的气氛下,都会好一些,看到一些变化。刚才这位听众提到,奥运会完了之后怎么能不滑坡,从奥运会来说,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靠一届奥运会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奥运会结束了,戴红箍的老太太不见了,排队又加塞了。
赵东鸣:我们提到一个素养,素质养成,奥运会让北京市民的确产生了一种凝聚力、荣誉感,另外对文明的认识,对平常社会行为的认识有很大的提高。我相信这些文明的东西,良好的社会习惯,良好的公德一定会延续下去,奥运会带来的进步一定会延续下去的,大家认为是需要的。政府很重视,社会各个方面都很重视,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会越来越进步。
红薇:我们会培养出好的习惯。
赵东鸣:不是所有问题都会解决,但是一个契机,加快这种进步。
腾龙:在座的谁是北京人?结合自己的生活,生活环境,工作,你觉得办奥运会给你的工作、生活家庭带来什么?
听众:肯定会有提高,无论是居住环境,生活水平,加上我刚才说的公共道德素质,都会有提高,这是应该肯定的,我刚才讲的就是,怎么能够使我们这种好的素养、素质能够保持住。
腾龙:有没有信心?
听众:信心还是有,但是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成,某一个人,某几个人或者就是一些志愿者这大大不够,需要有关的政府、有关的部门加强这方面的组织,使这种努力不懈。
腾龙::旁边的男士你觉得呢?奥运会给北京带来什么?
听众:如果能够让大家把一种自觉的意识养成,这是一种不错的结果,如果长时间没有这种自觉的意识,责任道德都无法履行,我的观点和这位老大爷是很相同的。
红薇:时间长了,我们都觉得干干净净的挺好的,养成好的习惯了,大家认识到会给我们生活带来好的变化,刚才赵部长也提到的,素质的养成,自然而然就,这样对生活也有好处,好的习惯就留下来了。
腾龙:奥运会我们新建改建了很多的场馆设施,完了之后呢?乔红作为金牌运动员,本身国家培养一个金牌运动员要投入很多很多的资金,宇航员浑身都是金子,运动员也是,你们是体育精英。你觉得拿金牌的数量,专业最高的竞技水平和老百姓参加体育锻炼的健康意识是什么样的关系?
乔红:我觉得运动员也是一种行业,老百姓的锻炼身体是一种业余爱好也好,健身也好,是两个不同类别的。在我们运动员来讲,国家是大量的投入,真的是我们拿一个冠军,完全是国家投入出来的,除了自己的努力,那是小小的一部分。国家的投入,包括你的教练,练习的对手,在一个场地、器材,这些所有都是国家给予的,运动员的努力在大部分里面算很小很小的一部分,是国家用财力物力给我们堆出来的。老百姓锻炼身体,是
他们在他们的行业忙完了之后的业余生活,和我们不能比较。
腾龙:咱们真的是拿金牌第一了,和你们去健身房锻炼这种健康意识和积极性有没有关系?
听众:健康意识是自己锻炼的,不能说别人拿了金牌对你有什么刺激,他是为国争光,你自己的锻炼是为自己争光。
腾龙:刚才这位听众提到,切身的感觉到自己周围生活的变化和改善,这是可以理解的,办奥运好几年了,每年都创造和奥运有关的新的就业机会,每年60万,北京平均骋顿笔6000多美元了,和全国2000多美元的水平相比明显要高,老百姓沾了奥运光了,从中国角度,其他地区怎么样能够更好的搭乘奥运车,北京人吃肉我们喝汤,通过奥运来更好的发展。
赵东鸣:从经济的角度来讲,实际上北京奥运经济带来的发展一定是对全国有影响的,我不好深讲,但是从感觉,从我们一般的了解是这样的。像北京的城市建设,场馆建设和包括社会生活中的变化不是不能自己生产的。这么大的经济的活动、经济的投入,实际上带动了全国很多不同的行业和公司,得到了好处,不光是喝汤,一定是有骨头有肉的(笑)。还有我们经济技术的提升改造是不一样的,我们深有体会。奥运会要求高水平的设施、材料和服务,还有很多在这里体现技术,生产是需要技术,需要高科技的。
腾龙:带动一系列的研究和发展。
赵东鸣:对,不是我们过去老的城市和工业水准下的要求,奥运带动了相当多的不仅是经济活动而且是经济质量,还有环保的质量,我们现在发生的事情,每一个奥运的产物,它里面的成分材料那是严格要经过环保鉴定的,这是我们过去没有想到的。我举一个例子,奖牌生产的材料,原来我们就镀金就可以了,现在对材料的成分是不是环保,有没有伤害?现在是按照国际化的标准进行检验和鉴定。我举的是这一个例子,奥运带动了全国整个经济的提升和需求。
腾龙:时间关系,今天讨论就要接近尾声了,倒计时一周年,我们用怎样的心情迎接奥运会的到来?
赵东鸣:奥运一定要精彩,奥运一定带给世界的是文明的北京,文明的北京市民。
于庆丰:百年奥运,中华圆梦,在北京,我们用志愿者的微笑作为北京最好的名片。
乔红:希望运动员能够拿出自己最高的竞技水平,夺取更多的金牌。
红薇:再请一位现场的听众代表表达大家的心声。
听众:奥运过后,希望能够整个国民、整个社会各个行业,知道一个好的标准是什么,继而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知道和好的标准的差距,怎么保持这好的标准。
听众:我希望在奥运之后能够听到一些声音,现在其实已经在有了,马路上有更多的人在说英语,能够听到媒体越来越多的说志愿者,在西方志愿者的概念是很深入人心的,我希望很多声音能够消失掉,赛场上不和谐的声音少了,各个公共场合也少很多提示排队的声音,那时候排队不需要提示了。而且我希望也少很多装修的声音,现在建设时期,装修比较密集。
听众:我更希望北京奥运结束以后给居民带来更实惠的东西,我到很多社区去,很多居民要求很低,他们说奥运来了可能给他们解决饮水问题、环境问题。
听众:我也希望北京在未来的时候能够持续性的发展,这样北京才是更美的北京。
红薇:大家都表达了自己对奥运的期盼之情,到这里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和英国叠叠颁联合制作的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特别讨论节目就到这里,感谢嘉宾和听众的精彩发言。
腾龙:感谢体育广播的同事的合作,北京奥运圣火和火炬都会到伦敦,我们伦敦见,我是叠叠颁的主持人腾龙。
红薇:我是北京体育广播的主持人红薇,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