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传媒

http://www.bbcchina.com.cn

2007年8月29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0:14更新

大象传媒中文网记者 苏平

骑士之死

就算骑士风度还没有消亡,骑士们也都到了该领养老金的年龄了。

入夏,频频乘坐伦敦地铁和火车(有时还带着一至两个小孩),得出如上结论。

妇孺优先

有历史学家认为,随时准备为女士效劳、希望表现出大丈夫英武无畏却又体贴入微风度的骑士文化以及绅士风度都是从英国发源和发展起来的。

1912年4月15日,泰坦尼克号处女航以悲剧告终。据说在这场灾难当中,70%以上的女性乘客都活了下来,而80%的男性乘客却都遇难了。原因就是,这些男人恪守“妇孺优先”的规则。

进入21世纪,在伦敦拥挤的地铁上再想找到骑士,可真不容易。

坐过地铁的人都知道,高峰时间,地铁如地狱。踏上地铁,也就踏上了通向恶劣心情的快车道。今年夏天,可以预知的维修工程、不可预知的暴雨洪水、信号故障,经常把本来只有一个小时的行程延长到两个小时。

站在如同沙丁鱼般的地铁内,时常遥想汉语之精妙:乘公车叫做挤公车。一日,突然意识到,车厢内,绝大多数座位都被年轻力壮、西装领带的男士占领。这些天之骄子们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报纸或是包了书皮假装名着的哈利波特,其精神集中之程度只有彻头彻尾的自私之人才能达到。

我并不是在为自己叫不平。因为,他们看不到的,曾经包括一个身体明显虚弱的老太太;曾经包括一名至少怀孕7个月的妇女(其大腹便便绝对没有可能被误以为肥胖症);曾经包括使劲拉着栏杆争取不摔倒的小朋友。

前一次,这位老太太到我半个多小时之后下车时一直站着;后一次,忘记多长时间了,车上总算有了一个空位子,一位上了年纪的男士刚刚坐下去、立刻起身把座位让给孕妇。之后,这名孕妇和老人在很多年轻男人的注视下你莱我往、彬彬有礼地推让了半天……

给老幼病残孕让座,在中国的小学生守则中都有这一条。但是在伦敦,地铁公司曾经被迫推出让孕妇佩戴“Baby on Board”(宝宝乘车)徽章的高招,敦促乘客给她让座。但是,过去两年间,亲眼见到的佩戴如此徽章的孕妇屈指可数。

还有一天,在升降梯上,被人挤撞推搡;在车厢中,被人踩了脚;整个行程45分钟,一只大包顶在后腰上……几乎所有的“元凶”都是男人,没有任何人表现出任何致歉之意。正要感慨骑士风度泯灭之时。车厢中出现了一个空座位。一男士点头微笑,后退一步,说“您想坐会儿吗”?

一时间,还真感动。因为,在伦敦,有时候一整天都见不到一张笑脸。但细细一看,说话者年龄足足将近六旬。

唉,就算骑士风度没有彻底消亡,难道,我们再也找不到还不该领养老金的骑士了?

鱼与熊掌

没有哪一条法律规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给老弱病残孕让座,顶多不多是个道德范畴的事,取决于个人的修养、良知、教育背景以及整个社会的风气、水准。

单说男人不再时刻准备着为女士效劳、有女士在场时需要更加彬彬有礼这一点,一种观点认为,妇女解放运动与如此传统的骑士风度的消亡有直接关系。女权运动的一个后果是,女人和男人对对方的期待值变得更加模糊了,因此,行为标准也不那么明确了。

女人可能与男人一样粗鲁、自私、无知。有史以来第一次,英国社会成了一个“中性”社会。至少从法律和理论上讲,一个人的性别对他/她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力、责任、义务毫无影响。

女性经济能力的崛起更是彻底改变了男女交往的行为举止。“骑士风度”?现在有很多女性一听到这个词都精神紧张,觉得这是隐喻女性更加脆弱、需要格外保护。

很多男人担心骑士风度会给自己招来麻烦。为女士开门、给女士让座、约会后主动付账,都有可能招徕对方的反感、甚至恶语。我完全理解,给孕妇让座如同脚踏雷区,如果对方真的只是稍稍胖一些,岂不是冒犯?

女人想和男人一样处世,男人也就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处世了。平等我所欲也、骑士亦我所欲也,我不知道这两者是否可以兼得?又该如何取舍?

说句公道话,如果女人既要独立平等,又要男人做骑士,可怜的男人,面对这样的双重标准,不是在打一场永远也打不赢的战役吗?

要求男人做骑士,女人是否也必须恢复更多的淑女气质?

白日之梦

很多次白日做梦:下一次,再在地铁上看到一个孕妇或是老奶奶站着的时候,我会问她,“您需不需要一个座位?”,如果她点头的话,我将大声询问整个车厢,“谁愿意给这位女士让个座?”

在今天的伦敦,真的这样做,后果会是什么呢?
1、没准哪一天会让“小流氓”扎一刀?
2、挨扎之后,是否能有机会见识舍身救美的骑士?

梦,仍在继续……

(2007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