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幽默充填文化间的鸿沟
|
||||||||||||||||||||||||||||||||||||||||||||||||||||||||||
英国著名的现代艺术馆伦敦黑瓦德画廊(Hayward Gallery)正举办一个别出心裁的展览,让参观者看到来自不同国家的30名当代艺术家探索谈笑和幽默的各种作品。
展览命名Laughing in a Foreign Language,可以译作“用外语朗笑”。但若说成是欢笑、招笑、寻笑、调笑 、取笑、乃至憨笑,我看也都未尝不可。 看看这里的照片和链接图集里的作品之后你可以自己判断。 艺术家来自亚非欧美各大洲 参展的艺术家包括英国的查普曼兄弟(Jake and Dinos Chapman)、来自广州的中国艺术家曹斐、喀麦隆艺术家巴塞乐缪?托谷(Barthelemy toguo)、日本的会田诚和美国的道格?费什波恩(Doug Fishbone)等。 出生在中国,四岁时与家人一块移居到奥地利的艺术家杨俊以及瑞士的雨果?朗蒂诺尼(Ugo Rondinone)和南非的坎迪丝?波来兹(Candice Breitz)的作品也参加了展览。 举办者说,这次展览的宗旨是要推敲在当今日趋全球化的世界里,幽默感究竟只是有共同文化背景和历史记忆,又在同样政治环境中生长的人才能分享的东西,还是也可成为相互不熟悉的人之间加强了解的催化剂。 催化不成反倒催眠?
就我个人而言,第一个印象是,他们面临的挑战相当严峻。 说是催化剂,不如说是催眠剂:我坐在一个录像作品前面没有两分钟就打起瞌睡来。想振作一下于是换了个地方,但再次坐下时居然完全睡着了。 不过,我早就发现,看戏或者听音乐,如若不是精彩轻松,充满行动的作品,而是有点内涵底蕴或是推测边缘的玩意儿,我一般都得打个盹。醒来之后接着看,却是耳目全然刷新。 这次一小觉醒来也不例外。我从现实世界迈进了这些艺术家的世界。再往下看,虽然还是有许多不得典故的作品,但它们不再让我觉得荒唐不解,而是激发了我的好奇和共鸣,让我感到这些作品充满了情趣、气韵。
这次展览的80个作品除了绘画和雕塑之外,也包括录像、照片和互动装置,以及行为艺术。 笑闹嘲讽作品俱全 作品展示了幽默的不同层面,从笑话、嬉闹到嘲弄、反讽无所不及,并且探索了与别人分享幽默感的意义何在,以及究竟什么因素会让一个人感到某件事物或者现象滑稽可笑。 人类历史上不乏对幽默做过研究的艺术家和学者。 三百年前,曾拜哲学家洛克(John Locke)为师的英国沙夫茨伯里伯爵(Earl of Shaftesbury)著书系统论述幽默,提出幽默表达的是人们的“共享情感”(拉丁文:sensus communis)。 这次展览的组织者说,30位参展艺人探索的正是当代人的“共享情感”。
“他们向世人揭示了自己文化的幽默感,同时又往往在笑弄自己的文化,或是取悦于不同文化之间隔阂或是翻译中发生的漏失。他们有时甚至用幽默充填文化之间的鸿沟。” |
相关内容
摆图辑闭幽默艺术展
音视图片 Picture Galleries
英国老妪民宅尽藏珍品
2008年1月30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俄国画展几经风波终开幕
2008年1月24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贰补蝉迟’伦敦东区文化节
2008年1月17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叠叠颁以外链接
非本网站内容叠叠颁概不负责
最新内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