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08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8:27更新
大象传媒中国网 鸿冈
《文化鸿沟》 - 推敲东西方文化之间以及英国社会内部的差异
站在滑铁卢桥上东眺伦敦金融城和远处的金丝雀码头开发区,可以看到各色各样的标志性现代建筑。
在巴黎、 纽约、上海、香港等国际都会,英国建筑师过去几十年的业绩也处处可见,包括六七十年代堪称划时代风格的巴黎蓬皮杜中心和香港的汇丰银行总部。英国的设计师也参与了90年代上海浦东新区的规划。
像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或者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等英国建筑师和他们的设计风格,也在全球闻名。
新建筑的魅力
很多伦敦人觉得新颖的建筑给自己的城市增添了光辉。2004年竣工的40层‘圣玛丽斧街30号’(30 St Mary Axe)因为它独特的形状而被人冠以‘酸黄瓜’的昵称 ,不少伦敦人都把它选为自己最喜爱的建筑。
现在正要在伦敦桥头开工的72层‘碎片’(厂丑补谤诲)则是许多新建筑爱好者期盼早日建成的标志建筑。
热衷新颖大型建筑的伦敦市长肯?列文斯通(Ken Lingstone)曾预言,伦敦未来每年都会盖起一座新的摩天大楼,并说到2015年的时候,伦敦会有20座这样的建筑。
然而,来伦敦观光者的必看名胜清单上,名列前茅的往往还是古建筑,诸如11世纪的伦敦塔或是13世纪的西敏斯特大教堂,以及17、18世纪修建的圣保罗大教堂和白金汉宫。
古雅风貌
维护城市的古雅风貌和街道的‘人性规模’,也是很多英国人自己贴心的事情。
他们当中最具名望的莫过于查尔斯王子了。
查尔斯王子1984年曾把伦敦国家画廊(National Gallery)提出的一项新潮的扩建方案描绘为‘丑恶的脓包’(A Monstrous Carbuncle)。
除了把一个从此广为人用的新词组介绍到了英语里面之外,他也从那时起频频涉足对于建筑和城市规划的辩论,竭力维护城市传统风情。
今年一月底,查尔斯在圣詹姆斯王宫召开《新建筑、老地方》会议,再度大放厥词。他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呼吁社会保护伦敦的传统风格。
“因为一些莫名奇妙的原因,我们好像非要糟蹋掉那些已经寥寥无几的保留着人性规模和永恒气质的地段。这些引人入胜的地方随着时代流失,会越来越宝贵。”
不过,在参与圣玛丽斧街30号‘酸黄瓜’设计的建筑师肯?沙特尔沃斯(Ken Shuttleworth)看来,王子的观念不对头。“伦敦又不是个博物馆。为了后代它必须翻新。现在伦敦想要把自己塑造成世界首屈一指的大城市,就更是这样。我们总不能让它永久保留中世纪的模样。”
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Royal Institute of British Architects)主席撒南德?普拉萨德(Sunand Prasad)觉得查尔斯王子的语言过于冲动。他说,王子说的好像伦敦已经是个高楼泛滥成灾的地方,而实际情况根本不是这样。
查尔斯王子说,现在伦敦正遭受摧残。那些已经兴建或正在规划的各种大楼将给伦敦留下“满是痘痕的轮廓线”。他说,这次面临的不仅仅是一个脓包的问题了,而犹如一位老朋友脸上长满脓包,弄得面目全非。“这样会夺去世世代代伦敦人的遗产。”
“伦敦不是个博物馆”
在普拉萨德看来,现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明确政策,界定伦敦哪些地带可以盖高楼,哪些地方不能盖。“我们需要一些明确政策,诸如鼓励把高层楼宇集中修建,或是盖在交通枢纽周围。”
有些建筑师看到摩天建筑开始迈出伦敦金融区和金丝雀开发区也感到关注,甚至对查尔斯王子的观点私下表示同情。但是业内最具影响力的人士诸如近年册封爵位的罗杰斯勋爵和福斯特勋爵在观念上却与王子势不两立,难得让人看出他们怎可达成任何本质性的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