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03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2:34更新
大象传媒中国网特约撰稿人 小加
以华语艺术片著称的 香港导演王家卫的新作《蓝莓之夜》(My Blueberry Nights)在伦敦上演了。这是他执导的第一部英语故事片,在西方颇受关注。
影片不但罗列了当前英美最走红的一些影星,包括Jude Law、Rachel Weisz和Natalie Portman,更引人注目的是影片的女主角,初上银幕的美国歌坛巨星和印度音乐大师Ravi Shankar的女儿Norah Jones。无数的乐迷带着‘她会演戏吗?’这个问题进了电影院。答案是‘YES’。新人并不令人失望。令人失望的是新片本身。
探索失落的爱,寻找自我
纽约的冬夜。一家小咖啡店。年轻女子Elizabeth恍然而入。她脸上的失意和落寞都被正要打烊的店主Jeremy(由Jude Law 扮演)看在眼里。Elizabeth点了一份一整天都无人问津的蓝莓派,两个陌生人的故事就此在夜色里交错。
Elizabeth住在咖啡店附近的男友几天前弃她而去,使她失去生活目的。她掏出属于男友的一串钥匙,让Jeremy 转交主人,却发现来自英国曼城的Jeremy已经积攒了一大把被顾客遗忘的钥匙,每一个钥匙都诉说着一段失落的爱情,包括Jeremy自己的过去。接下来,Elizabeth每晚都在打烊时分来到店里,而Jeremy每晚都会给她留一份剩下的蓝莓派,直到有一天Elizabeth突然离开纽约去寻找自己…
虽然Norah Jones的银幕造型清新自然,她所表现的人物的困惑也真实可信,但是影片缺乏感人效果。和他以往的华语片《花样年华》、《重庆森林》以及《堕落天使》一样,《蓝莓之夜》重复了导演王家卫钟情挖掘的主题:失落的爱和寻找自我。但如果说幽怨,缓慢的情节,梁朝伟含蓄的气质以及香港特有的极具诱惑力的压抑,赋予《花样年华》以一种神秘的美感,同样的故事挪到纽约却失去了魔力。
拿Jeremy来说,这是一个自命阅人已多、喜欢就钥匙和蓝莓来谈生活哲学的家伙。王家卫一贯的象征手法无懈可击,但是他对于美国这个环境以及它所产生的人物的掌握显然不够成熟,而这尤其表现在片中不完全贴切的英语对白里,有些甚至徘徊在‘陈辞’的边缘。举例:Jeremy与他的旧日情人Katya意外重逢的一段对白:Katya 对Jereme 说:“ 即使你有钥匙,门也还是不一定能打得开。”Jereme 回答:“ 即使门打开了,要找的人也不一定在里面。”
好像《重庆森林》的罐头菠萝,王家卫的新作换了蓝莓派做主菜。可惜的是,电影的素材和人物也像故事里的蓝莓派,不够新鲜。
蓝莓派上的冰激淋
但也必须得替王家卫说句公道话。在西方的艺术界,王家卫的名字让人想到的是‘意境电影’,也就是说意境重于情节。王家卫曾与澳洲摄像师Christopher Doyle常年合作,他们的每一部作品都以瑰丽的镜头布局和独特的拍摄角度而别具一格。这次,王家卫换了摄像,而他的新搭档,伊朗摄像Darius Khondji完全发扬了他一贯的风格,《蓝莓之夜》从头至尾,可以不夸张地说,每一个镜头都是一幅巨佳现代摄影作品。
你看他镜头中的纽约。蔚蓝的天空,橙黄的霓虹灯;飞闪而过的街车,女人情绪化的脚踝。再看那间不起眼的咖啡店 – 游移不定的镜头使这小小空间中的一切都染上了感情色彩,都在帮助推动故事的发展。在让布景说话上,王家卫不愧是大师。难怪去年的戛纳电影节以《蓝莓之夜》开场,这是中国导演首次获此殊荣,也是国际艺术届对王家卫本人的肯定。
Jeremy 给Elizabeth上的蓝莓派总是配着冰激凌一起来的。如果说影片的剧情 是有欠新鲜的蓝莓派,那王家卫的视觉风格就是那冰激凌,感觉好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