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09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2:39更新
大象传媒中国 蒙克
我准备摩托车驾考那会儿,因为左脚上下换档频繁,加上初学用力过猛,脚指生疼,最后不得不咬牙买了双摩托车靴,150英镑!我对教练说,这是我最贵的一双鞋。他看我很吝啬的样子,对我说:"别心疼,你是在保护你自己的脚"。
后来我又听过类似的劝导:"别心疼,你是在保护你自己的头"。那是不久前一次从超市出来,把头盔放在车座上,正往包里装东西的时候,突然头盔滚落到地面。地面的碎石将头盔磕掉了几块漆皮。
按照一般说法,即使从椅子的高度摔落到地面,也会破坏头盔的保护性能。我不得不为了自己的脑袋,再去买了一个头盔。不过这次买了一个最便宜的,40英镑。
骑车族听说了,有的说,他宁愿戴我那磕碰过的头盔,也不会戴40英镑的便宜货,理由还是"脑袋是自己的"。还有人建议把头盔送到摩托用品店里面去进行测试,如果不合格就丢掉。
我一打听,像Arai和Shoei这样的名牌头盔的确可以测试。我想大概因为价格昂贵的缘故,否则太对不起消费者了(这两种牌子的头盔每个售价都在200- 500英镑或更多)。Arai的头盔可以送到专卖店用仪器测试是否可靠,但Shoei说,虽然可以测试,但是要把头盔切开。但头盔被切开,自然就报废了。这有点像美国要帮伊拉克一样,条件是先得把伊拉克打个稀八烂。
40英镑的头盔安全性真的比500英镑的头盔差很多?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但从技术上讲,头盔磕碰后,安全性就大打折扣。头盔光亮的外壳即使遭受轻撞后恢复原状,下面的泡沫材料层也会受到挤压。所以泡沫材料层可能向内变形,于是和外壳之间形成缝隙,就像鸡蛋里面的空气部分一样。有人专门在头盔自由落地后,锯开头盔,的确看到了外壳和下面泡沫材料保护层之间形成了空隙。
头盔阴谋论
但根据常识看,设计用来保护坚硬的头盖骨在猛烈撞击下不受重大损害的防护头盔,防震性应该足够好,不至于从一米左右的高度自由落地就破坏了头盔的保护性能,否则,这头盔还顶什么用呢?
如果以小人之心度一下商人之腹的话,我想制造商当然是希望消费者频繁更新昂贵的头盔,这样才能促进销售。我对头盔商阴谋论,是受到了一个对于牙医阴谋论的启发。
以前有个牙痛的朋友告诉我,说美国有个什么公司发明了一种喷剂,经常往嘴里喷喷,就能一劳永逸地杜绝蛀牙虫。据说该发明一旦推广,能够让美国99.85%牙医失业。由于美国牙医游说势力庞大,最后活生生地把这个有划时代意义的牙科发明扼杀了。这算是自《货币战争》出版以来,我听到过最大的阴谋论。
事关"头"等大事,所以很难摆脱对于头盔商的阴谋论。因为说到底,这关系到脑袋安全,阴谋就阴谋吧,花钱免灾,花钱买个安心。事关安全,谁也不敢马虎,这可能也是为什么防护用品制造和国防军工都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物美价廉
英国的摩托车骑车族看上去最像盔甲齐全的宇航员,说明英国骑手的安全保护意识比较强。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天,也很少看到穿体恤、短裤骑摩托的,这和海峡对岸的法国和地中海欧洲国家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城市的摩托车族的保护一般仅限于戴头盔。中国沿海出口业形成配套生产基地以后,随着摩托用品大量出口,小部分也开始在国内市场销售,似乎在这种情况下,摩托保护用具才进入商店。
最近在北京,我找到了在海淀和天桥附近的两家摩托车用品店,里面的防护用具大多是中国厂商为欧美品牌制造的产物,不仅货真价实,而且价格只是英国同样产物的几分之一。
北京的摩具店比伦敦要少得多,而且都很小,可能是市场差异造成了这个不同。由于有更多的安全担心和更讲究品牌、形象,英国的骑车族比较驾车族更能消费。英国的骑车族中娱乐消遣的比例更多。而在中国,许多人是因为无力购买汽车,才把摩托车当作代步工具。在中国,汽车与摩托车比较,更是地位和收入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