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在汽车里怎么说话
|
||||||||||||||||||||||||||||||||||||||||||||||||||||||||||
我的美国大嫂刚刚和她妹妹重返山西昔阳县,去看望第一次去中国时在那个年代模范农村大寨交的朋友。那时候她们才十几岁。
这让我回想起她们当时讲的一个对于中美文化差异的故事。 姐儿俩说,她们乘坐的小巴在昔阳县的山道上疾驶,碰上180度的大弯司机也从不减速(夸张了点吧?!)。 车中的美国青年这时个个都吓得要命,不断疾呼“Slow down!”(慢点开),可一起的中国年轻人却全都脸不变色心不跳,至多也不过显露出一点过瘾的样子。 当时她们推断,这是因为那个年代的美国青年大都有机会学开车,知道什么样的路况危险,而当时的中国青年人没有这样的机会,缺乏经验,所以盲目相信司机的驾车技术。 我觉得这里差异也许有其他的解释。但我也想到,在汽车日益普及的中国,是否年轻人变得和美国人一样神经质了?迄今尚未看到相关分析研究。 苏格兰的研究项目 最近倒是听了苏格兰爱丁堡大学地理系的高级研究员埃里克?劳里埃(Eric Laurier)博士介绍他和两位同事的一项研究。主题是人坐在汽车里的行为与交流模式。 为了收集信息,他们给18组研究对象各发了两个录像机,一个对准前面,展现路况,另一个对准车内,收录车里人的行为举止和言语。
他们选择的一部分研究对象是家庭,一部分是工作同事,也有一些是朋友,由此取得了不同社会环境中的资料。 分工 劳里埃说,他们注视的一种情景就是乘客分担的驾驶工作。譬如看地图,帮助指路,或是从脚底下捡落地的东西,还有调试收音机或者放唱碟等等。 “我们首先发现的是,汽车基本上都是按照单人驾驶操作设计出来的,可是几个人在车里的时候,却通常都有一种团队精神。” 譬如,坐在前排的乘客往往都会以直接或隐讳的办法对驾驶者表明他们注意到驾驶上的失误。这可能是启动太突然,或者类似情况。乘客即便根本没有说话,看到乘客体态举止,司机就往往问他说什么,或是驳斥他感觉到的埋怨。 可是更有意思的发现,关系到交流的内容。在大众文化里,汽车往往都是个铁皮箱子形象,人关在里面不易动弹,多少不太自在。 高质量交流环境 可实际上这却提供了高质量交流的环境。 他说,两个人并排坐着,没什么别的事情可做,旁边又看到街景或乡景,比较容易谈起通常回避的困难话题或是不舒服话题。 “起初,我们的假设是,并排坐着的沟通效果不如面对面坐着好,譬如隔着餐桌,尤其是在能窃窃私语的幽雅餐厅里面,但发现其实不然。这些场面让我们想到,心理分析医生不就侧过头来避免正视病人吗?这样其实更便于谈论某些话题。”
“停顿化”的交谈 劳里埃博士注意到的另一点就是,人们面对面交谈时,话一停,人们就觉得别扭尴尬,总要想方设法接话茬。可是汽车里面的交流模式却纵容停顿,停停讲讲,讲讲停停显得很自然。 “有时候说着说着,就会停下来两分钟,谁都一言不语。司机也许有别的事情料理,可是乘客也可能停下来,看看外边的风景,在车里这都很自然。” 他们用“停顿化交谈”(pauseful conversation)这样的词描绘这种沟通。这让谈话双方有充足时间斟酌自己的措辞。 孩子刁难家长的机会? “一块儿坐在汽车里,说得难听点,就好比关押在一起,不过这其实是个良好机会。在家里的时候,你可以起身走开,大人也可能确实很忙,可是在车里孩子也知道这是有话跟父母说的良机,父母无法脱身。” 劳里埃的这项调查可惜没有国际角度,否则对比一下东西方不同的车内环境大概能揭示出一些有趣的文化差异。 不过他提到标志(笔别耻驳别辞迟)汽车公司在法国作的一项调查,参与者比他在英国的调查对象吵闹的多。不过他说法国的这批人都是年轻人,所以是文化差异还是年龄差异有待进一步考证。 |
最新内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