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4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0:52更新
大象传媒中国网 蒙克
一周来伦敦阳光明媚,好像盛夏。好天气,骑手从“冬眠”状态中苏醒过来,上街兜风,一时间伦敦街头的摩托车比平时多了许多。本来想写写夏天骑车兜风的趣事,但突然发生的中国四川省特大地震灾难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我也很难信马由缰地写轻松话题。
资讯发达使世界缩小,拉近了人们的距离,但各人又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他们和世界各地的心理距离又各不相同。地震发生后,我打电话到北京、山西、四川,和亲历者交谈,拉近了我和中国震灾的距离。我脑子里开始一个个过滤我认识的四川朋友,想着其中哪些人现在仍然在四川省。
如果不是有中国背景,这次中国特大地震灾难在我眼中,大概和其他伦敦人看新闻报道的各色灾难一样:缅甸热带暴风、伊拉克、巴勒斯坦等地的暴力伤亡…大概在社会相对平静的欧洲,人们容易有隔岸观火的感觉,理性冷静的分析多,感性的激动少。
昏昏欲睡
下午去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参加了一个对于中国的讨论会。我戴头盔,穿防护服,骑摩托车赶到那里。天气热,我进去时已经大汗淋漓。大家在谈中国和东亚的地区主义,自然没有人提及中国的灾难。因此,我的注意力也不能集中,加上工作了一天的疲劳,我在会议室开始昏昏欲睡。
在骑车返回的路上,只要路况允许,我就尽量提高车速,取得风吹降温的效果,想让自己头脑清醒。白天在网上看到一张地震灾区的照片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那是一张学校坍塌楼房下压着许多儿童的照片。报道说,地震造成的巨大的伤亡数字,还有更多人被埋在瓦砾下,死亡人数可能不久会大幅上升。
上午从电话中听灾区的人说,大震过后余震不断,还有大雨…灾民风餐露宿的艰难,我们只能在遥远的地方想象。多年前,我曾经和一个朋友夜间开车过结冰的黄河。快到对岸的时候汽车陷入冰河中,汽车底盘被牢牢冻在冰河上。结果我们两个人在车上受冻挨饿整整24小时,最后被解救。
泰坦尼克
多年后,我仍然刻骨铭心地记得夜间露宿,身体热量逐渐散失是什么滋味。等后来我看电影《冰海沉船》(泰坦尼克号,罢颈迟补苍颈肠),看到人们被冻死在海水中,我不由得想起自己的挨冻经历,不寒而栗!这部电影后来有被好莱坞斥巨资重新制作,不仅创了票房纪录,肯定也创下了观众眼泪流量的纪录。
现在“泰坦尼克”已经成了大规模灾难的同义词。泰坦尼克号1912年触冰山后沉没,1,522名乘客遇难。四川地震的死难者数目可能十倍于此,还可能更多。有报道说,9,000多人被活埋。“泰坦尼克”作为灾难的形容词,已经不足以形容这次地震灾难。
受地震影响的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山西、贵州、湖北八省市,在幅员和人口上,相当于大半个欧洲。灾难的范围,严重程度以及救援的难度也超出了欧洲的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