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家是怎样死的
|
||||||||||||||||||||||||||||||||||||||||||||||||||||||||||
我刚查了一下得知,中文“视死如归”这个成语最初来自韩非子笔下的《外储说左下》:“叁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
发现他讲的并非人生哲学,而只是在描绘某将领(公子成父)激励士气的本事,让我略感扫兴。 我本以为可以把这成语同法国哲学家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1553-1592)的名言对上号:“探讨哲学,就是学会如何死亡”。 之所以往死处想,是因为我听到英国哲学家西蒙?克里奇利(Simon Critchley)在广播里谈论他的新著《哲学家死亡录》(The Book of Dead Philosophers)。 他的书固然不乏哲理,但并不因此而枯燥无味。 憋气致死、被狗撞死 他在书中罗列了各种哲学家的死法。古希腊生活在木桶里,度日如狗的犬儒学派老祖宗第欧根尼(顿颈辞驳别苍别蝉)是自己憋气憋死的。 英国的培根(Francis Bacon)是在下雪天跑到户外扒雪用来冻鸡,验证冷冻原理时患上肺炎死去的,堪称为自己的经验主义哲学献了身。 法国启蒙年代的自然哲学家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则似乎是因为在街头被一条大丹犬撞伤所遗留下来的症状而死去的。 克里奇利说,他讲这些故事的动机,就是要推敲、见证蒙田对于“探讨哲学,就是学会如何死亡”的那句话。 半死状态 他的书从西方哲学鼻祖苏格拉底之死开始。
他说,苏格拉底被法庭判处死刑,但死前他早就在《斐多》(笔丑补别诲辞)里说过,要做哲学家,就要认同死亡,而且应该已经处于半死的状态。 苏格拉底的意思就是,哲学家必须要能克服对死亡的畏惧,从而无须依赖来世还能复生所给予的慰籍。 进入这样的境界,就摆脱了奴役自己心灵的恐惧感,让人能够尽情地享受此生此世,自由地生活。 厨房里的棺材 记得我小时候有一次去朋友家玩,朋友不巧出去了,但家里的阿姨在那儿,正和一个同乡来的老太太聊天。 她们的话题,是各自在老家给自己备的是什么样的棺材,摆放在什么地方之类。同乡老太太说,她的棺材就摆在厨房里。 两人讨论这事的语气很平淡,好像死是很正常的事情,这让我觉得不可思议。 烈士与平民的差别 那时候在中国的银幕上和课本里不乏壮烈牺牲者的事迹,但那都是大义凛然的英雄所为。 我在实际生活中跟死亡遭遇,譬如看到街边的送葬队伍,则都是让相关者泣不成声的事情。 听了两位中老年女人的泰然交流并没有打消我当时对死亡的不解和恐惧。 但她们至少让我觉得,死是可以理性谈论的事情。这本身也给我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解放。 宴会厅里的骷髅 前面提到的蒙田在对于死亡的文章里,提到古代埃及人在宴会厅里放一俱骷髅的习惯。 他说当时总要把骷髅向赴宴的嘉宾展示一圈,告诉他们尽情吃喝享乐,因为死后自己就是这个样子了。
念念不忘 蒙田自称他养成了习惯,生活在死的环抱之中,嘴里吃的、喝的都让他对死念念不忘。这样做让他逃脱了对死亡的惧怕,也就让他不再被死亡奴役,而成了自由人。 克里奇利在广播里说,这和当今英国社会的情形截然不同。现在谈论死,简直被看作是淫秽的事情。如今性的话题可以无拘无束地谈,但死却是个禁忌。 他觉得在今天的社会中,延年益寿成了人们至高无上的追求。人们把医学技术的发展简直变成了信仰,而却通过种种方式避免思考、议论死亡的现实。 成功的死和失败的死 克里奇利书中谈到的最后两个哲学家是法国的傅柯(Michel Foucault)和德里达(Jacques Derrida)。 他们当中,《性史》的作家傅柯1984年死于艾滋病。他死的时候一边阅读着古罗马先哲塞涅卡(厂别苍别肠补)的着作,一边继续完成他的《性史》。 这里面论述的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的自我意识是怎样形成的,他的死可谓是经典的哲学家之死。 相比之下,德里达2004年患胰腺癌死亡。死前他说,自己根本无法掌握面对死亡的智慧。 对他来说,死亡带来的恐惧太大。不过从他的角度而言,这却也堪称是理性的,明智的反应。
读者反馈
俺村的东西样样都比别村的好,俺就认定了这一条了 未署名读者 你要是比中国的哲学家好强的话,你也是哲学家拉,你理解哲学吗? 大概这不是在文化交流,而是在说国外的所谓的哲学家牛吗?怎可与之相比,笑话. 无名 编者复:其实我觉得不论韩非子还是蒙田都挺牛的,我只感叹两位先哲研究探索的话题没对上。不过那当然可能是我理解上的差距。 至于“你理解哲学吗?”这个问题我还在反省之中。你怎样理解欢迎阐述。 |
最新内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