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闷气、发牢骚、提意见
|
||||||||||||||||||||||||||||||||||||||||||||||||||||||||||
多年前我第一次去香港,中学老师的亲戚请我出去吃饭。吃了什么已经不记得,但忘不了的是吃了一半的时候他们招呼跑堂去把老板叫来,然后开始指点每个菜有什么缺点:这个太酸,那个太辣,叫他务必对厨师要求高一些。
我当时简直不知道应该往哪儿藏。 早就有人说,这是英国人的毛病。到了饭馆给你什么就吃什么,不满意的话至多是以后不再光顾了。要说提意见,很多人根本扯不下脸面。 批评出来的好菜 据说,法国菜之所以闻名世界,就是因为顾客不会这样生闷气,而总要积极交涉,致使烹饪质量不断提高。香港餐馆的好名声显然也是请我吃饭的师兄那类港人鞭策出来的。 不过,离开饭馆以后,英国人就不同了。回去跟家人朋友狠发一通牢骚的恐怕不在少数。 现在,英国哲学家朱利安?巴吉尼(Julian Baggini)刚刚出版一本书,对牢骚抱怨和提意见进行多方论证。
一言难尽 他的书名就是《颁辞尘辫濒补颈苍迟》,可怎么把这翻成中文却把我难住了。原因是“生闷气”,“发牢骚”,“提意见”,这一个词全都涵盖了。上网搜寻,我发现有的人更倾向把它翻作“抱怨”或“抗议”,乃至“投诉”。 这也全都说得通,而“肠辞尘辫濒补颈苍迟”的不同内涵正是巴吉尼要推敲的。 他的立论是,若把这个词的一揽子涵义全都包括在内的话,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文化中,出现的程度大抵相仿。 他说,这是人的一种基本需求,是人的本性。 但表现形式就可能相差甚远了。说到底,有的地方消极,其他地方积极。 英美之差 在巴吉尼说来,英国属于尤为消极表现的一个地方,而美国则是积极的典范。 换言之,英国人喜欢发牢骚,美国人善于提意见。 他在自己网站上设的一项调查展现了这种“英国特色”:填写问卷的英国人当中,85%都抱怨自己命运差或者机遇不好,还有73%埋怨周围的总体环境每况愈下。
如此侧重这些明明都是自己怎么也没法改变的事情,实在是消极到了极限。 他推论这也许是帝国没落的后遗症,或是其他社会因素所至。总之,很多人觉得无法驾驭自己周边的环境,面对种种不满拿不出有效的对策,于是只有自己生闷气,发牢骚。 相比之下,美国人每每碰上不顺心的东西,马上就会提意见,闹不平,争取改变现状。 文化还是社会 我觉得把这种不同反应归咎于不同国家的文化也许不无一定道理。周围人对我们每个人的观念行为难免有影响,日久天长大家就接受了占据主导地位的东西。 不过社会因素的作用确实也不小,不同年龄段,不同教育程度,不同社会地位的人都不一样。 扭转现状 巴吉尼认为,怨声载道,牢骚不断贬低了英国文化。他说自己着书的目的其实也是为了鼓动人们扭转这种文化倾向。 他希望英国人与其一个劲地抱怨今不如昔,或是天气不好,不如把发牢骚改变为提意见,把消极发泄改为积极进取。 “我们之所以有怨气,就是因为我们能辨别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我们应该想想哪些不满发泄出来也无济于事,或者纯粹属于鸡毛蒜皮的问题,而应该更多去思考怎样把它变成一种有建设性的力量。”
后记
周末会友又谈到这个话题,有人提出,生闷气、发牢骚其实可以是酝酿积极行动(提意见乃至抗议、投诉)的前奏,根本不应贬斥,而应视作英国人的优良品质之一。 想想也不无道理。发泄牢骚可以让你找到志同道合者,之后让你们互相鼓励,交流想法,凝聚思维,策划行动。 英国人善发牢骚,兴许正是英国社会上形成诸多民间团体的基础,从社会改良,刑法改革,环境保护,古迹维修,若无人先发点牢骚,何从改起? |
叠叠颁以外链接
非本网站内容叠叠颁概不负责
最新内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