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传媒

http://www.bbcchina.com.cn

2008年6月30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1:52更新

恐惹是非 成年人不敢接近儿童

小孩子天真无邪,人见人爱,大家可能都想亲近、拥抱一下。但是,这种做法在英国可能造成非议。

英国一家独立智库“文明社会研究所”Civitas最近发布一份名为《拥抱许可证》(Licensed to Hug)的报告,对英国政府制定的一系列保护儿童措施提出质疑,并说这些做法“成功地毒害了一代与一代之间的‘代际关系’”。

在过去,成人会帮助有苦恼的儿童,或者批评那些行为有误的孩子,而现在,人们却抱有一种“最好不要介入”的感觉。

种种保护儿童的措施使运动教练、圣诞老人等都变成了“潜在的儿童侵害者”。报告说,许多成年人都不敢与儿童打交道,生怕被当作有恋童癖的人(辫补别诲辞辫丑颈濒别蝉)。

报告作者肯特郡大学(University of Kent)兰克·菲雷迪教授(Prof. ank Furedi)教授说:“一度被视为社区栋梁的那些人,从女童指导员到足球教练,从圣诞节期间的圣诞老人到在学校帮忙的家长,在那些规章和公众心中的形象变成了潜在的儿童侵害者。在背景资料调查为他们开绿灯之前,他们不得与儿童有任何接触。”

他认为,成年人应获准使用自己“谨慎与职业性的判断力”,而不是依赖犯罪纪录局(颁搁叠)的检查,来决定什么人可以从事与儿童有关的工作。

爱幼许可证

英国内政部说,并无证据表明审查制度吓住了志愿者,或损害了信任。内政部还计划制定更严格的规则,对所有接待外国交换学生的家长进行背景检查。

内政部发言人说,经受犯罪纪录局检查的儿童志愿工作者人数逐年增加。 2007年,他们阻止了两万名不适宜为“弱势族”工作的人获得职位。

他说:“一定要有一种方法辨别和除去不适宜的人,但这种检查并不意味结束普通的常识。”

Civitas 呼吁儿童保护规则要灵活,但内政部说,从2009年10月起,将设立一个新的独立保障机构(Independent Safeguarding Authority)以进一步强化规定。

儿童、学校及家庭事务官员贝弗利·休斯(Beverley Hughes)说,一个家长未经犯罪纪录局(CRB)检查,让海外互访项目的儿童住在家里,就是触犯了法律。“我们也建议让接待家庭对基本的儿童保护问题以及学校里负责安全保障事务的资深人员的联系方式有基本的了解” 。

儿童热线创办人埃丝特·兰森(Esther Rantzen)对大象传媒第四台说,已有一些儿童保护法规降位到“政治正确狂”的例证。她说,正确的反应是采取更明智的方法,而不是改变法律。

她说:“我是儿童热线的志愿咨询人员,我高兴被检查,这没什么错。不会妨碍我接近儿童,不妨碍我体谅他们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