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传媒

    
 
最后更新时间: 2008年7月07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9:00更新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见义勇为还是明哲保身?
 

 
 
英国内政大臣和伦敦市长
英国内政大臣史密斯(Jacqui Smith)和伦敦市长约翰逊(Boris Johnson)五月份一起视察警察在南伦敦搜捕持刀者的行动
92岁的母亲来跟我和伙伴分享伦敦凉快的夏天,于是早餐变得格外热闹。这两天咀嚼的一个话题,是中国网民围绕四川地震“先跑老师”范美忠言行的辩论。

地震发生时正在教课的这位老师甩下班上的学生就一气跑到操场。他后来跟人说,自己虽是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但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的人,并说他并无愧疚感,在生死抉择的瞬间除自己女儿外,其他人都不会管。

网民有的讨伐他贪生怕死,有的谅解他一时的恐惧却不能饶恕他之后不表愧疚,乃至“理直气壮”的态度,但也有表示认同他作法的人。

“炮弹休克”?

母亲值此提到自己二战入伍接受军官训练时曾给到英国来的加拿大心理学家艾略特?贾克(Elliott Jacques)做助理,搜集分析了大量对于弹震症(或曰“炮弹休克”- shell shock)的资料。

她说,隆隆炮声造成的心理震荡让很多人神志混乱,失去了应付战场的勇气。她觉得四川那位紧急关头顾不上学生安危逃离教室的范老师可能也遭遇了类似的创伤。

亚伯拉罕·贝维斯坦
16岁隐瞒真实岁数报名参军,1916年以逃兵罪名被处死的亚伯拉罕·贝维斯坦(Abraham Bevistein)。后人断定他因身旁一颗手榴弹爆炸造成了弹震症。

在第一次大战期间,英军曾把这些人视为懦弱的逃兵,因此总共处决306人。

不过她在二战期间参与的研究却把这种反应归为一种创伤,和肢体受伤不无相似之处,需要诊治而非惩办。

范美忠是否属于这种情况我不敢说,因为不管你接受不接受他的论点,这位范老师之后的文章读起来还是很清晰理智的。

如何面对持刀歹徒

倒是他在网上被引述的另一句话把我带回到伦敦:“我告诉学生 ,我也决不会是勇斗持刀歹徒的人。”

这和上星期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的表态不谋而合。他在记者会上建议伦敦市民若在街头看到什么事端的话,不要介入而要走开,免得被人捅一刀。

鲍里斯去年的说法与此形成对照。当时他说,公民见到歹徒应该勇于对抗,并说真的被人刺伤刺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是“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尘颈肠谤辞蝉肠辞辫颈肠)。

严峻程度

他现在为什么改变了立场呢?鲍里斯自己的说法是街头暴力增加了,街头比他先前以为的更不安全。在记者会上和他一起出现的伦敦警察总长伊恩?布莱尔爵士(Sir Ian Blair)也确实提供了一系列相关数据。

譬如,与2002-3年度相比,2006-7年度伦敦去医院治疗刀伤的16岁以下青少年人数上涨了88%,从95人长到179人;16-18岁的增长了75%,从429人增加到752人。

同期去医院治疗刀伤的成年人数也有上涨,从3,745人涨到4,786人,增长率为27%。

斯坦?狄克逊
60岁的斯坦?狄克逊(Stan Dixon)上周在英格兰北部一辆公共汽车上彬彬有礼地请三个年大声争吵的年轻人安静一点,下车时据称遭到其中两人推打,致使他摔倒在路上,脑袋碰伤,四天后死亡。现一人正面临谋杀指控。

这些数字意味,五年前伦敦平均每天有12个人被刀刺伤,而到去年这个数字接近每天16人。

逻辑关系

但凭借这样的数字要求公民不再挺身而出,对付街头看到的问题,逻辑关系似乎还缺一环。

这不等于说,四川那位范老师如果碰上7级地震就有责任抢救学生,而碰上8级则应优先考虑自己安危吗?

鲍里斯之所以改变调子,恐怕与他坐上市长的位子有关联。毕竟现在讲话要慎重一些了,因为坐在这个位子上再去鼓励人见义勇为,万一出个叁长两短免不了会有人出来指责他有道义责任。

对于普通公民应该对破坏社会公德或威胁治安的行为视若无睹以求保障自身安全,还是应该有更多的人不畏恐吓,采取主动行动来扭转社会风气,是当今经常看到的争论。

技巧问题

但至少在大众媒体里我见到议论较少的,是若要干预的话,何种方式最安全,最有效。

四川地震后,看到不少“发生地震怎么办?”的邮件,说明应该躲在桌下,紧握桌腿之类的莫忘事项。我想这边兴许也该有人发送一些对于碰上持刀“暴青”是如何化险为夷,还是应该说话怒为谊的主张了。

读者反馈

我想可以发明一种藏在折叠雨伞里的玩具手枪(没有子弹),一按机关,手枪就弹出来,握在手里,向持刀对手‘射击’- 枪声越响越好,说不定把对手吓出了‘弹震症’,这样对大家都有好处。

未署名读者

 
 

地址
国家
电邮地址
电话*
* 任意选择
你的意见
 
  
 
鸿冈 摆存档闭《文化鸿沟》
推敲东西文化之间以及英国社会内部的差异
 
 
叠叠颁以外链接
非本网站内容叠叠颁概不负责
最新内容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 | | | | | | | | | | | | | |
 


^^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