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传媒

    
 
最后更新时间: 2008年7月18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1:34更新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黑色奥运
 

 
 
罗格
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回忆,作为奥运选手参加慕尼黑奥运最后坚持比赛是他终生难忘的抉择。
北京奥运会前叠叠颁中国网将通过《奥运史话》系列追溯古奥运会历史,展现古希腊借助奥运会引发的多种层面话题,探讨现代奥运的兴起给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带来的紧密联系及影响。-编者

1936年柏林奥运会和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这两次在德国举办的奥运会成为奥运史上的黑色片断。

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Jacques Rogge)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还只是一名参赛选手。尽管他现在承认自1972年到9.11恐怖袭击的三十年里全世界并没有把奥运的安全防范措施摆在相当的高度,但是这位当年的奥运选手却亲身体验了一小撮极端分子是如何在1972年葬送整个奥运会的。

慕尼黑血案

奥运历史虽然记录了美国游泳健将马克?施皮茨(Mark Andrew Spitz)在慕尼黑奥运史无前例地包揽七块金牌,但是在当时第二十届现代奥运会第十天发生的惨案却为奥运会涂浸了血腥味。

“今天清晨一小股巴勒斯坦恐怖分子闯进奥运村以色列代表团的住处。” 这是期待收听到比赛信息的人们震惊地听到的消息。沃尔特?特洛伊格(Walter Troeger)是当时奥运村的村长,与恐怖分子谈判的重担落在他的身上。

“他们要求释放关押在以色列监狱的数百名犯人,”特洛伊格这样回忆说。比赛中止后,最后营救人质的计划押在了慕尼黑郊外的老军用机场上。

以九名人质遇难、一名警方人员丧生的代价告终的慕尼黑1972将奥运无情地卷入政治和恐怖的漩涡。

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埃弗里?布伦戴奇(Avery Brundage)在惨案次日的悼念活动中表示“奥运会越是盛大...,面对的政治压力也会越大,但是奥运会一定要进行到底!”

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回忆说,当时留下来继续比赛是他“终生难忘的一次抉择”。

阿道夫·希特勒
在第十一届奥运会上希特勒以纳粹方式向奥运致敬

花费了很长时间备战奥运的一些选手在惨案发生后退出比赛。罗格回忆说:“我花了整整两天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如果退出比赛,就意味着向恐怖分子认输,我不能这样做。” 罗格为自己最后做出的抉择找到了理由。

时任奥运村村长的特洛伊格认为,“慕尼黑恐怖袭击”并没有影响德国为抹去历史阴影而展示“新德国”的愿望。“要是没有恐怖袭击…,那应该是一次快乐的盛会!”特洛伊格觉得。

柏林奥运

以色列奥委会委员阿里克斯(础濒别虫)感觉慕尼黑奥运会就是为了让人们忘却布满战争阴影的1936年柏林奥运会。

那一届奥运会是阿道夫?希特勒宣布开幕的。他用纳粹敬礼的方式来向奥林匹克精神致敬以利用奥运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纳粹马上意识到奥运会是政治宣传的绝好机会”德国历史学家吉赛勒做出了这样的结论。

吉赛勒认为纳粹德国在奥运前就在向全世界传递强烈的信息。他说,在当时整个欧洲对德国新政府都抱有很大怀疑态度的形势下,“希特勒通过举办奥运得到了全面展示的好机会”。

当年英国奥运代表团团长伯格里勋爵(Lord Burghley)和不少人一样,对1936年柏林奥运在弘扬奥林匹克宗旨、传播和平友谊上居然还充满过热切的期待。

杰西·欧文
美国选手杰西·欧文的四块金牌掀起了纳粹阴影下柏林奥运会的赛场风暴

而参加柏林奥运会的英国游泳选手乔治?艾尔考克(George Elcock)则注意到,纳粹德国为掩盖对犹太人的迫害,竟上演了一出假装允许犹太运动员参赛的骗局。

柏林奥运会辉煌的一页是美国黑人名将杰西?欧文(Jesse Owens)掀起的赛场风暴。他一人独揽100米、200米、跳远和接力的四块金牌,给世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笼罩在恐怖下的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没能完美抹平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纳粹的阴影。之后加强安全保卫的蒙特利尔奥运会在经济上的巨大损失,又只有等到八年后的洛杉矶奥运会才彻底翻身!

(欢迎读者继续关注叠叠颁中国网《奥运史话》系列报道。)

 
 
北京奥运场馆 远征北京
北京奥运2008,英国队志在夺锦。
 
 
英国队标志 奥运长征
远征北京的英国奥运精英
 
 
英国奥运选手汤姆·戴利 奥运项目
英国健儿北京2008奥运竞赛项目
 
 
燃点奥运火炬 奥运史话
千载悠悠话奥运
 
 
最新内容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 | | | | | | | | | | | | | |
 


^^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