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传媒

    
 
最后更新时间: 2008年7月28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7:30更新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好莱坞大片冠英国名?
 
《谍影重重》剧照
《谍影重重》情节紧凑,扣人心旋
《谍影重重3》(The Bourne Ultimatum)虽是根据美国畅销书改编,写的也是中情局谍报人员, 更是美国片厂出资,全球选景拍摄。 可根据英国电影理事会的一个年度报告,它不是美国片,而是英国片!

这部《谍影重重3》已成为去年第叁部最成功的英国“家产”影片。这归功于英国导演、伦敦的场景和诸多努力,为这个国际巨作打上了英国烙印。

英国电影理事会是政府支持的电影机构。 理事会发布的研究概括过去十二个月来的综合情况,从观众的爱好,到影展和出口等各方面。根据它的年度报告,英国电影去年全球票房获利十六亿五千万英镑,比头年增加50%以上。

这么好的业绩主要有《哈里?波特》(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 (赢利四千九百万英镑)、《金罗盘》( The Golden Compass)(二千六百万)、《谍影重重3》(The Bourne Ultimatum)(二千三百万)、 《憨豆先生的假期》(Mr Bean's Holiday)(二千二百万)。

报告显示去年英国票房前二十名中,有七部是“英国”片。这些大片令英国电影业收入近七十亿, 对GDP贡献三十二亿。

理事会今年收到五千二百万资金,包括纳税人的二千四百万,还有六合彩提供的二千七百六十万。

报告突出了六合彩在过去十多年成功地资助了电影业,拍出了一些票房不错的电影。

判定是否英国片有几项标准, 主要从影片对英国经济和文化的作用考量。新标准是去年一月实行的。任何对英国经济和文化有益的电影,都可以得到税务方面的优惠。

文化测试

一部电影在要求的31分中达到16分以上,才被认为是英国电影。比如,

— 选英国为拍摄地,可得4分,

— 两个以上主角是英国人,得4分。 如果只有一个,得1分。

— 对话是否英语:75% 英语得4分,66% 得3分,50% 得2分,25%得1分。

另外还有,

— 是否基于英国的故事

— 有无推广,发展英国文化

— 体现欧盟精神,如果导演、剧作、制片人、作曲、男女主角和关键职员来自欧盟国家,也有高达8分。

按照新定义,70年代的经典片《外星人》应算英国片 – 虽然是美国花钱制作,但导演里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 和一些演员多是英国人,而且还是在英国拍摄的。

理事会一名发言人说,这并不是说,英国电影的数量就一定因此而增加了。

“这是假设的情况。由于定义的变化,有些本来算合作的影片,现在可以算英国电影了。”

不同声音

法律公司媒体负责人列昂?摩根(Leon Morgan)则认为,理事会篡改数字,以图推促国产电影。
他说:“虽然技术上是英国电影,但它们是地道的好莱坞影片。只要是介入英国电影的人,都会这么说,也许英国电影理事会除外。目前英国独立制片人或公司的情况是相当令人担忧的。”

税务专家马丁·丘吉尔(Martin Churchill)对此数据也怀有疑问:“数字常被夸大,因而很难相信。电影理事会对一切只说好的一面。如果你和独立制片人谈谈,他们会告诉你日子有多难。”

英国电影理事会发言人则完全不同意那些指责。 她说美国投资但在英国制作的影片,一直被看作英美内部投资。如果不算那些巨片,那么独立制作的英国电影在市场上相当强势,占了11.4%,而前一年是5-6%。

报告还显示,尽管全球票房下滑,去年1/5 的英国人每月至少去一次影院。 英国观众成了世界上最热忱的影迷。

经济艰难时去影院的人趋向增多,因为观众去那里寻求相对廉价的逃脱。

 
 
玉川 娱乐星空
带你走进文化、艺术殿堂的频道
 
 
相关内容
经济低迷影响英国电影票房
2008年7月08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Mamma Mia雄霸英国电影票房
2008年7月18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角逐奥斯卡奖的英国影星
2008年1月29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伦敦舰队街的疯狂理发师
2008年1月23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英国选秀男高音故事将搬上银幕
2008年3月05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奥斯卡导演把"滚石"搬上银幕
2008年3月31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别开生面的奈恩国际电影节
2008年7月14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媒体角色学术论坛纪实
2007年12月17日 | 主页 Home
最新内容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 | | | | | | | | | | | | | |
 


^^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