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问体育有什么好看?
|
||||||||||||||||||||||||||||||||||||||||||||||||||||||||||
我从小就贪玩,游泳、跳水、滑冰、打球都挺喜欢。可是我始终没有锻炼出静静坐着看别人在那儿过瘾的耐心。
这显然不合时宜。眼下是北京奥运,大家都忙着看各种运动。为了满足体育观众的要求,叠叠颁派了好几百人的队伍到北京去报道,电视上也辟出叁个频道供人观赏。 2012年奥运来伦敦,这里的街头肯定也少不了中国来的记者给国内的观众报道这里的赛事。 义务和功利 上学的时候学校开运动会,站在边上给自己同学助威,作为一种道义责任我也并非不认同。可那多少是执行任务,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若是碰上自己喜欢参加的某项运动,能从别人那里学上一两手,看的时候当然就会投入一点,算是功利主义的心理吧。 这方面我曾有非常优越的条件,因为小时候放暑假去北戴河,有一回居然跟中国乒乓球队就住在同一个地方。几次站在球桌外几米之处看当时的世界冠军们练球,而且还接受过庄则栋、张燮林等人把着手教球。 可惜后来还是没能练就什么像样的手艺,不过那当然是自己的问题。
吸吮众人发放的能量 亲临体育场馆,跟着几千人甚至几万人一块起哄,吸吮运动员和周围观众释放出来的能量,我也有过体会,承认这有一定的刺激。 可这样的时候总觉得自己的理智遭到了别人操纵驱使,有点像醉酒或者用其他物质制造的兴奋,如此的放纵和失控让我心中有些不安。 而且,受了刺激感染之后,只是自己心里头过瘾,而不去活动活动肢体,那不是浪费感情,消磨意志吗? 电视上看不出味道 在电视上看体育,我就更捉摸不透了,像是隔靴搔痒,气氛全是模拟的。 有位热衷这种“沙发体育”的朋友告诉我,他看田径或者花样滑冰是审美,更爱看的足球在他眼中也有同样感受。他说,足球有个另称就是“美丽的游戏”(The Beautiful Game),并说,一场漂亮的球赛是绝对的享受。 不过看球对他来说也是个部落归属的问题。盖伊(骋耻测)的老家是里兹(尝别别诲蝉),他说那就是自己的部落,从小他就支持里兹球队,好赖都得看,跟乡友同呼吸,共命运。 倘若球队有点不争气的话,他也就并不太认真地看,电视画面亮着,但音响关上,同时打开收音机听广播剧或者音乐会。这兴许算是“第二种忠诚”吧!
追星 有的人看体育看的是运动,但也有一些好像主要是着迷于运动员的形象,追慕他们矫健的体态。 这种审美的意境本身大概也无可非议,只不过脱离了我所理解的体育这个概念,和去看影星、舞星或者歌星表演差不多。 据说在追星族的心灵深处除了羡慕明星的形象和能力之外,也往往是因为向往他们过的那种看似富足充实的生活。 老师们的抱怨 前几个月,英国教师与讲师协会(Association of Teachers and Lecturers-ATL)在会员中做了一次调查,发现60%的老师都认定他们的学生最羡慕的,最想模仿的人就是足球星贝克汉姆(David Beckham)。 有些老师认为,这种理想不现实,不可能人人都去当上小贝,这种心态因而非但不是激励大家求上进的妙方,而且是束缚学生心灵的糟粕。 他们于是在开年会的时候提出一项动议要大家表决,说是“国家堕入名人崇拜之风,扭曲了儿童的志向”。 这个动议没有通过。其他的老师们还是感到,即便名人崇拜不无问题,孩子们心目中有英雄人物,终究还是能起到积极榜样作用的。 为之一振 上周五下午,我和510万英国人一起在电视上看了奥运开幕式。其中一个让我感慨地镜头,是几名中国运动元老托举奥运旗帜的场面。介绍中第一个点到的名字就是张燮林。 几十年没再见到,看他头发都白了。但名字我还记忆犹新,听了为之一振。 这些年我虽偶尔碰上机会也还会跟朋友打打乒乓球,不过有年头没看高手的球技了,也根本不知道现在的世界冠军亚军是何许人。 我现在恐怕也不会突然开始去看球赛,但是这几天也许应该找地方再去打上几盘。这也能算是对当年师傅的孝敬吧。
读者反馈
Good! lianwei,中国 浙江 你好, 可以告诉我们这些文章的原始资料吗? 比如《请问体育有什么好看?》. 我看出来这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 我想看看原文. 当然文章翻译得很好, 所以我也可能会推敲翻译. zhanlin, 中国 编者复:你的眼力不错-但是你的判断也不完全对。这些文章里的思维也许在一定程度上是英语进行的,但文章还是直接用中文写的,所以没有英文版。 初看是否有些别扭、沉重? |
最新内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