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2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1:36更新
大象传媒中国网 鸿冈
《文化鸿沟》 - 推敲东西方文化之间以及英国社会内部的差异
在伦敦生活时时让我为难的事情之一,就是断定怎样迎亲送友。跟谁亲吻,跟谁拥抱,跟谁握手,跟谁点头,跟谁鞠躬。
这不是个亲密程度的问题。我有位从小就非常亲近的姨妈现在见面只是笑脸相迎,从来不摸不碰,有几个感觉非常亲近的朋友也如此。
反过来,有些素不相识而且并不见得有什么特别好感的人,头一次见面就可能跳跃握手阶段,直接升格到搂抱乃至亲吻。
“补贴”
昨天有位隔两叁年才见一次的老太太来拜访母亲,我出门相迎,很自然地先俯首和她碰了一边脸。接着我们稍微顿了顿,彼此看了看对方眼神,然后断定另外那边脸也得“补贴”才能过关,以此亲昵型式恰如其分地表示出相互的敬意和关照。
这种适应对方,尽量不让别人尴尬,又不叫自己难受的无言谈判,如若稍微注意便可以经常在旁边人的见面礼中观察到。
习惯的演变
当然谁都知道,不同国家的传统不同。日本人讲究鞠躬,中国人以及北欧、北美人基本上讲究握手,东欧人讲究拥抱,地中海和拉丁美洲人讲究亲吻。在这当中,英国的传统属于比较拘束的类型。
可这都是老皇历了。几十年来,很多英国人通过电影电视镜头,或是通过自己出国旅游,都看到各种其他国家,尤其是地中海国家的比较亲昵的文化,觉得很有吸引力,便逐渐化为己有。
况且,伦敦又是个国际都会,叁分之一的居民都出生在外,大家多少都在习俗上需要有所妥协迁就,时间也就适应了。
这方面让我最惊讶的,是这几年在伦敦结识的好几个日本人也全然放弃鞠躬,和一般朋友见面或告辞时也居然搂抱亲吻。
人际距离
也许因为见面和告别的礼节只占用相对短暂的时间,所以比较容易相互适应、迁就。
相比之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站在一起或坐在一起谈话时保持什么距离觉得舒服,却好像比较难调整、适应,乃至过渡到新的模式。
我自己印象最深的是十来年前跟一个美国的朋友一起在中国内地旅游,在甘肃的一个旅馆里结识了几个很友好的藏人。当时,通过我和他们当中一个汉语也比较流利的人做翻译,大家谈的很投机。
不过聊天时我却发现,我们总是围着屋子转。我和那美国人总在把距离拉开,而几位藏人又把距离靠近。那个美国朋友后来说,这是因为我们对“个人空间”(personal space)的要求有文化差异。当时听着有理,但我也没细推。
里外四层
最近却看到一篇文章介绍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Edward Hall)在1960年代的研究。他提出一套理论,起名叫做proxemics,中文有一个译法是“人际距离学”。
根据他这种学说,每个人与外界的边界其实并不是自己的皮肤,而是我们每人各自的“气泡”(产耻产产濒别)。所谓气泡,指的就是我们觉得需要与别人保持的空间距离。如果这个空间被人突破,就会感到不安,自觉或不自觉地后退。
霍尔画了一个图,里外四个圈,区分出四种距离的半径。
他把1.5英尺(45厘米)以内的距离称作“亲近距离”,从1.5英尺到4英尺(1.2米)之间的叫做“个人距离”,从这里到12英尺(3.5米)是“社会距离”,再往外直到25英尺(7.5米)是“公共距离”。再远就出圈了。
文化差异
霍尔的研究是在美国展开的,而他说其他文化里界定的距离显然不同。
譬如,拉丁美洲人、意大利人或者地中海沿岸各阿拉伯国家的人感觉舒服的相互距离更近一些,也就是说“气泡”小一些,而北欧人之间保持舒适需要的距离则更远,或曰“气泡”还要大一些。
用他的理论可以进一步区分出“接触文化”(touch 或 contact cultures)和“非接触文化”(non-touch或 non-contact cultures)。前者朋友间勾肩搭背,促膝交谈,而后者却回避这样做,但感情的距离并不因此打折扣。
这种观察同我的经验完全吻合。但这样说来,如果过去二、叁十年间英国人见面和告别时正越来越多地效仿地中海诸国的接触文化,越来越时兴亲吻搂抱,是否其他交际中也就会逐渐向“接触文化”过渡呢?
反过来,这些年我去中国时却模模糊糊地感到,中国人与人之间交际时好像需要更大一点的空间才舒服。不知这只是我接触到的或留意的人变了,还是的确有这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