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06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8:38更新
关注名人、追捧明星,究竟这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天性,还是社会发展的结果?
最新研究似乎显示,“名人效应”的兴起与18世纪报纸、杂志中的讣告栏的流行有关。
表面上看来,名气与讣告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但是,《文化研究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新近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回顾逝者生前重要事迹的讣告,尤其是那些生前曾卷入风花雪月或权钱丑闻的人的讣告,为大众窥探他人隐私、培养追星热情提供了材料。
发表论文的英国华威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研究人员质疑了以前有关现代社会“名人效应”现象源于19世纪初期的浪漫主义浪潮的说法,并提出,“名人效应”最初应该起源于18世纪。
发挥作用
论文的作者——华威大学英语系的伊丽莎白?巴利博士(Dr. Elizabeth Barry)说,所谓“名人效应”就是像昙花一现的短暂扬名于世,这成为了英国社会的一个特色,而名人的暴毙或其生命戏剧性的终结就成为了测试这些人名气和人气的试金石。
“讣告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成为了将名人概念引入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机制。”
讣告是18世纪英国出版材料中最多人阅读的一种。讣告的本意是为人们提供有关死者的一个描述。由于讣告中所描述的人物往往是丑闻或吸引读者的故事的核心人物,因此,他们就成为了英国首批所谓的“名气人物”(肠别濒别产谤颈迟测)。
巴利博士特别提及1789年的《绅士杂志》(The Gentleman's Magazine)曾经刊登过一个名叫依沙克?塔拉特(Isaac Tarrat)的人的讣告。讣告说,此人生前善于模仿一名医生,并会给人算命。他常常头带一顶裘皮帽子、身穿一件花布衫。
巴利博士解释说,塔拉特的讣告的重要之处在于,它告诉人们要想出名不一定非要有什么历史功绩,只要你够奇怪,就同样可以出名。
她说:“18世纪见证了人们对名誉所持的态度的转变,而这种转变也是对商业环境下人们的新品味和价值观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