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传媒

http://www.bbcchina.com.cn

2008年12月01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1:38更新

大象传媒中国网特约撰稿人 孙晓晓

《五行》:英国孩子演中国电影

最近,埃塞克斯艺术节(Essex Festival)的影展单元放映了我不久前制作的20分钟高清电影短片《五行》。短剧分金、木、水、火、土五个单元,讲述五个小故事或五个瞬间。

组委会颁给我一个奖品:电影场记板。这是一个可爱的仪式,让我永久纪念和埃塞克斯当地人还有小演员们一同拍片的经历。

英国宝贝

遍走异国他乡,见识人情风物,是最令电影人陶醉的事。在英国的几年,我拍过教堂的老人、肯特郡的农场、威尔士的铁道沿线,也和法国导演合作过,然而请英国中学生当演员还是头一回。

在一切开始之前,我们需要争取到一纸需要多方签署的准许同未成年人一起工作的协议。

剧组的Lisa有丰富相关经验 — 她常常组织一些公益的工作坊,教授孩子们电影知识。据说有一次专对聋哑孩子的工作坊结束以后,孩子们开心地过来和Lisa拥抱,Lisa便拥抱回去,场面特温馨,却意外遭到校方警告 “不许拥抱未成年人”,叫人委屈极了。

英国是这样的一个国家,人们对孩子与其说“过分保护”,不如说“敬而远之”。若不是这个项目的特殊性,我恐怕再难有机会拍到英国的孩子,哪怕拍的街景里有小孩都是违规的。

当然,我事先已经被一再警告,要避免直接碰触,要避免奇怪的情节,不要大声说话。这实在是闻所未闻的文雅拍摄吧。

铁人和火人

我想,如果剧本能够注入英国孩子们的灵气多美好。于是,在开拍之前,我们有一些小讲座,介绍中国金木水火土的文化常识,也用我们的创意来抛砖引玉,比如一个悲戚女子可谓“水”,而摧枯拉朽的革命就是“火”。

不厌其烦的铺陈以后,孩子们的创意出来了:“金”是力大无穷的“铁人”,“木”是“绿巨人”,“水”是可以变身的“水人”,“火”是将男子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妖艳女巫,“土”是另外一个身份不明的超人。(注意,未成年人保护法下,绝不能拍摄“妖艳女巫”)

我不禁想,有人说中国孩子思想受禁锢,原来英国孩子也不过是生活在迪斯尼超人世界罢了。

我说:“William,铁人从哪里来呢?” William:“俄罗斯。”

我说:“为什么是俄罗斯呢?”奥颈濒濒颈补尘:“不知道。”

我说:“你去过?”奥颈濒濒颈补尘:“没有。”

我说:“很想去?”奥颈濒濒颈补尘:“不想。……”

罗密欧是谁?

《水》的短剧中有一个情节,孩子们一同观看经典版本的《罗密欧和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的电影并且落泪。当然,在拍摄现场不会播放影片,演员们需要装作看电影的样子。

14岁的英国少年顿补苍颈别濒说,没有听说过《罗密欧和朱丽叶》。尝颈蝉补花了大半晌给顿补苍颈别濒介绍故事情节,但表演时,顿补苍颈别濒在说台词“瞧,朱丽叶拿起了一瓶毒药。”的时候,仍然是面带微笑。

另外的《火》的短剧故事取自15世纪西方经典童话《火绒箱》— 显然,这个故事早已不再流行,剧组除了我这个中国人,似乎没有别人真正知道。其中一个环节是士兵向公主献吻手礼,包括这个中学的老师,没有人懂得这个西方传统的礼节应该是行左手还是右手。

吻手礼姑且不谈,被英国人问及“罗密欧是谁”,实在是莫名其妙的经验啊。

你好和谢谢

所有的英国孩子都会用中文说“你好”和“谢谢”,因为很多学校开设了中文课程,连楼道的指示牌也有中文的标注。当然,参与了我们的拍摄的小演员,如今可以讲得更多、更好。

这些小演员都有戏剧演出的经验,有些还表演过音乐剧。在他们身上你可以轻易找到很多经典形象的影子:脸上有着可爱的小麻子的淡黄头发的小男孩;声音响亮、不由分说的班长;有着电影明星Jude Law般精致面容的小帅哥;金发碧眼、公主般气质的女孩子。

他们态度成熟、敬业,聚光灯下几个小时毫不含糊,而且狈骋极少,我敢说即便放在《哈利·波特》影片里也不会逊色。拍摄结束,他们会叹着气和别的同学说:唉,我拍了一天的戏呢,好像明星一样。

这样的经验就好像一枚糖果,简单而甜美。
电影人的旅途往往艰难困惑,偶尔享有糖果是件赏心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