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传媒

    
 
最后更新时间: 2009年3月17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7:52更新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英国孩子不识数?(上)
 

 
 
算术
英国孩子的数学能力究竟如何?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中国学生从小就懂得学好理科,特别是数学的重要性;“数学枯燥晦涩,学数学的都是一根筋”,这种观点则在英国90后一代中颇为流行。有识之士惊呼,在“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文化氛围下,英国“不识数”的一代将在未来竞争中败北。

叁角形与六边形

女儿参加班上一个好朋友的生日聚会,也不知说起什么了,只听八岁的生日小主人高呼,“我是叁角形组的!”女儿也不示弱,跟着喊:“我是六边形组的!”

或许是做父母的本能,我觉得这可能跟学校的算术课有关。我和生日小主人的父亲面面相觑,同有一份心照不宣的尴尬。

六边形比叁角形多了叁条边哪!

家长会证实了我的猜测。女儿班上的30多名学生根据学算术表现出来的能力分成若干组,都用几何图形代表。老师说,把能力相当的学生放在一起,有利于教学,又不会伤了孩子们的自尊心。

六边形比叁角形多了叁条边呢,显然女儿被划到了“数学尖子”的堆儿里。这倒让我颇为怀疑和忧虑:是女儿真有数学天才,还是学校的数学课要求太低呢?都上叁年级了,乘法口诀才教到4虫4,我小学一年级,9虫9乘法表就背的滚瓜烂熟了。

最近读到的一系列有关英国中小学数学课质量的调查、评估、检测报告证实,我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

“失去的一代”与90亿英镑的代价

英国智囊组织Reform的一项调查报告说,今天英国的中学数学考试题比30年前容易多了。教学内容围着考试题转,东拼西凑(pick 'n' mix),而忽略了教授基本的数学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演绎推理能力,数学考试成了多项选择。其结果,连“对数学几乎一窍不通的学生也完全可能在中学汇考(GCSE)中取得数学C的成绩。”

英国的金融行业越来越依靠从中国、印度等国家吸引数学人才

这份由数学专家组成的调查小组提交的题为《数学的价值》(The Value of Mathematics)报告说,选择A-level(高等水平考试)学习数学的学生,工作后的平均收入要多出10%,一生中平均能多挣136,000英镑。尽管如此,自1989年以来,有44万学生放弃了A-level读数学,给英国的经济造成了90亿英镑的损失。

报告的作者之一伊丽莎白?特鲁斯(Elizabeth Truss)说,英国已经从传统的制造业转为以数学为基础的经济:“现代银行是建立在数学基础上的。在80年代,讲的是做成一笔交易,现在讲的,则是风险分析。整个金融行业依靠的是极高水平的数学。”

英国的金融行业越来越依靠从中国、印度等国家吸引数学人才。报告警告,英国学生成为数学上“失去的一代”,直接威胁英国未来的竞争能力。

“一根筋”与“谁不识数谁光荣”?

被形容为是数学和科学课程教学状况“国情咨文”的英国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新近发表的调查报告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问题的严重性。

调查显示,英国白人中学生对数学普遍存在畏难情绪,抱着“学不了”(肠补苍’迟-诲辞)的态度,而华裔和其它亚裔学生则更多的相信成功来自于刻苦勤奋。

搞数学的真的像电影里描绘的那样“一根筋”吗?

调查报告说,GCSE全优的学生中,白人学生选择A-level 读数学的,只有45%,而华裔学生则居首位,占78%,印度裔其次,占67%。

英国经济和社会研究委员会(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Council)的一项调查发现,学数学,搞数学的人往往被视为是缺乏社交能力,没有个人生活,只对数字感兴趣的“一根筋”(geeky)。

搁别蹿辞谤尘的报告也证实,英国人对学不了数学“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社会态度对下一代产生了不良影响。报告说:“发达国家中很少有像英国这样的,承认自己学不会数学,不但能得到社会的认同,甚至是一种时髦。”

报告呼吁要进行一场“文化大革命”(cultural revolution),改变人们对数学的态度。

“应试教育”,一个眼熟的词儿

但是,英国政府教育监管机构,Ofsted首席学督克里斯丁?吉尔伯特(Christine Gilbert, Ofsted’s chief inspector)则认为,数学的形象、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归根结底要看数学是怎么教的,教数学的人水平如何:“太多学校的数学课教学质量不行。数学课教授的好坏对学生对数学的热情和兴趣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中国、新加坡的亚洲国家学生的数学能力排在世界前列

Ofsted 自己的评估报告得出的结论是,近一半的学校的数学教学质量不过关:“为了提高考试成绩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强调的是应试教育(teaching to the test),它帮助学生通过考试,却没有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年一度的《国际数学和科学学习动向》(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最新报告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Ofsted的结论。对近60个国家的42万名10-14岁学生的调查显示,英国中小学生的数学能力与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相比虽然有差距,但在欧洲国家中已经上升到首位。然而,学生对学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却成剪刀差的下降趋势。

看来,解铃还需系铃人。英国90后一代的数学能力,归根结底要看老师们的“两把刷子”。那么,英国中小学数学老师们的水平如何,教学方式究竟存在哪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我们下周再叙。

(腾龙 2009年3月17日于伦敦)

摆欢迎读者网友使用右面表格就本文发表意见闭

读者反馈

My daughter studied in Singapore until Primary 4 and then she follows us to Italy, she becomes an expert... Italy, here, dont make education important what i felt. and they donot upgraded edu. system and teacher without re-qualified and re-study attitude. [我女儿上到小学四年级时随我们从新加坡移居到了意大利,她一下子成了专家。我觉得,意大利不重视教育,他们没有一个对教育体系和教师进行不断培训提高的态度。]

未署名读者

中学数学考试题容易不必太在意,让对数学没天分的孩子考试也能过关,以便省出精力学习他们喜欢的东西,各得其所。毕竟不是将来人人都从事与数学知识密切相关的职业。

未署名读者

在中国的小学有这样一种现象,如果这个班的班主任是语文老师,这个班的语文成绩普遍要好。如果这个班的班主任是数学老师,这个班的数学成绩就好一些,压力产生动力,学生有很大的可塑性。

未署名读者

中国孩子到了国外(当然是西方发达国家啦),数学水平明显高出一节的说法早有耳闻。我觉得,这与其说是中国孩子特别聪明,或是有吃苦耐劳的自觉性,不如说是家长对孩子盯的紧、要求严格,特别是对理科的重视。亚洲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价值传统。

未署名读者

把能力相当的学生放在一起,有利于教学,又不会伤了孩子们的自尊心。这样的教学法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未署名读者

文中提到英国对数学应试教育趋势的担忧,这更值得我们中国的教育工作者思考。“高分低能”同样会在未来的竞争中败北。

未署名读者

“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归根结底要看数学是怎么教的,教数学的人水平如何”,这个观点很对。只有不好的老师,没有不好的学生。

未署名读者

学好数理化,除了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外,还有一个说法,“不如有个好爸爸”。英国孩子识不识数与有没有一个好爸爸之间是个什么关系?从事理科背景的职业与从事文科背景的职业从收入的角度又是怎样的状况?

未署名读者

 
 

地址
国家
电邮地址
电话*
* 任意选择
你的意见
 
  
 
腾龙 摆存档闭《腾龙说事》
大事小事英国事,腾龙为你娓娓道来
 
 
相关内容
英国00后,不堪家长厚望的一代
2009年1月13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种瓜得瓜,种稻得...脑瓜
2008年12月11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英国90后:告别家庭作业的一代?
2008年12月09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英国少年蒙眼解魔方破纪录
2008年6月03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让英国人痴迷的益智游戏
2008年4月22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英国女士心算能力不如男性
2008年3月04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叠叠颁以外链接
非本网站内容叠叠颁概不负责
最新内容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 | | | | | | | | | | | | | |
 


^^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