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传媒

    
 
最后更新时间: 2009年3月19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23:57更新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专爱挑刺的传媒文化
 

 
 
楼房倒塌
两年前伦敦东区商业街(Commercial Street)一座楼房倒塌。
早上在广播里听了英国《泰晤士报》(The Times)记者同奥地利《蝴蝶》周刊(Falter)副总编对于媒体作用的一番辩论,让我想到在中国与传媒同行的交流。

“你们英国媒体对中国太不友好了。” 这是经常听到的指控,而我的回答也有点老生常谈:

“可英国媒体对英国更不友好。”

实际情况当然复杂一点,不过从负面报导的篇幅和比例来说我觉得这应该是真话,报忧不报喜就是很多英国媒体人士理直气壮的原则。

高楼不倒就不报

记得几年前我和大象传媒国际台当时的新闻总监菲尔?哈丁(Phil Harding)去北京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他也和学生辩论过这个问题。

哈丁的说法是,盖起100栋漂亮的高楼大厦如果一栋也没有倒塌,那固然可喜,但不是新闻。

“倘若有一栋塌了的话,那却是重大新闻。”

弗里茨尔案件

你也许跟我一样,以为英国和同属欧盟的奥地利这方面距离近得多,但是从早上这次广播听起来,新闻观之间也有条鸿沟。

这两人辩论的焦点是耸人听闻的约瑟夫?弗里茨尔(Josef Fritzl)案件:74岁的这个奥地利人长年在地下室囚禁并无数次强奸自己的亲生女儿,并造成和女儿生下的7个孩子之一有病未治而死亡,现在他刚被判处终身监禁。

《泰晤士报》记者斯特凡妮?马什(Stefanie Marsh)一直在跟踪此事,并正与人合作著写对于弗里茨尔案件始末的书。她说,英国媒体同奥地利媒体报道的方式截然不同。

弗里茨尔何押送警员
弗里茨尔判刑后押下法庭,但记者马什说还有很多没有回答的问题。

打破砂锅问到底

在马什说来,英国传媒嗜好把事情弄得水落石出,打破沙锅问到底,她说坦白讲,这时候往往也确实会流露出“偷窥过瘾”的味道。

可在她看来,奥地利人则有“和谐成瘾”的倾向。

“我在那里也常听奥地利人说,他们喜欢漂浮于社会表层,不愿意过深追究事情发生的原因。”

马什说,她接触的不少奥地利人都觉得弗里茨尔案件是绝无仅有的事情,而并非揭示出奥地利文化深层隐藏,需要反省的什么问题。

尊重隐私还是缺乏深度

《蝴蝶》周刊的弗洛里安?克伦克(Florian Klenk)觉得这种说法“略有道理”,他说奥地利媒体确实缺乏深度调查的传统,但他的话也让人尝到一点含沙射影的味道。

“我们的传媒也许没有英国发达,不过我们比较尊重受害者的隐私。”

他说,在事发的小城阿姆施泰藤(础尘蝉迟别迟迟别苍),英国小报记者爬树拍照受害者的照片,并且载文泄露弗里茨尔受害家属匿名迁居开始新生活的地方,这都让奥地利人震惊。

背后莫非还有故事?

马什承认摄影记者失态,“但人们为什么关心这个故事?就是因为怀疑背后的问题还没有揭出来,而且官方的解释有很多明明对不上号的地方。”

电视直播车在弗里茨尔家后
奥地利电视直播车停在弗里茨尔曾建地牢关押女儿的房后。

让她感到义愤的是,被父亲关入地下室的女儿关进去之前曾一度离家出走,但社会服务部门上门调查却全然没问她这样做的理由,而听信了父亲一方之言,认定姑娘是个“问题青少年”。

克伦克说,当然奥地利官方有些尚待回答的问题,但警方的透明度未必低过英国同行:他们这回也曾反复面对镜头向全世界媒体详细介绍受害者的情况。

谁看正面新闻

我在克伦克的《蝴蝶》周刊上没有搜索出一条有关弗里茨尔的报导或分析,但也可能那是因为《蝴蝶》是维也纳的都市刊物。

从网上搜索看来奥地利也不乏像英国小报那样铺天盖地报道此案的传媒,没准早晚也该出现有深度的调查和反省吧。

不过回到前面对于高楼没有倒塌就不是新闻的话题,我突然想起到叠叠颁楼下大厅银行提款机所在的小屋里看了看。

这两年来不知什么人想起来在那里摆放免费季刊供人取阅,刊名是《正面新闻》(Positive News)。

标题都是鼓舞人心的事情,可是摆了两叁个月却还是那一大摞,不知道是送报人勤快,还是这样的消息没人拿去看?

(鸿冈 2009年3月19日)

摆欢迎读者网友使用右面表格就本文发表意见闭

读者反馈

媒体一向是被人左右的,私人拥有的媒体为私人服务,政府掌管的媒体为政府服务,各自的弊端显而易见。有没有第叁种方式呢?

未署名读者

俄国前碍骋叠头子将英国的伦敦晚报给收购了。英国是个什么都卖的国家。大陆中国是个现钞大国,其实可以买家英文的报纸。多报一点好消息,也客观报道一些中国的消息。媒体其实也可以左右的。只要不太偏激,有读者就行了。既不要像【泰晤士报】,也不要像【人民日报】。中国意识形态控制,老外买不了中国的报纸;大陆中国可以买西方的报纸,作为自己的宣传阵地。事不宜迟!

闯,英国

正面报道,负面报道,何时才能达到全面报道?无论东方西方,如果媒体报道频频失实误导,就会逐渐失去信誉,没有信誉的媒体又有什么意义呢?

未署名读者

媒体一天到晚都在说话,言多有失, 另外记者编辑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 有的虽然出自名校(剑桥), 却属'有学历没学问,有文凭没文化'的机器人,对他们的报道不必认真

未署名读者

新闻的基本原则是‘用事实说话’(当然了,媒体通常是用部分事实来说某些话)。不过对于能够触类旁通的人来说,这条基本原则却犹如通向富庶森林的路标...

未署名读者

这里确有一条鸿沟,一个是报喜不报忧,另一个是抱忧不报喜。庆幸自己二十多年前的报社工作经历,见到‘全部事实’,知道整个社会如何运作...我看年轻人都应该在报社工作一段时间,这有利于形成一种开明平衡的社会观

未署名读者

挑刺当然是好的,但是大象传媒经常赤裸裸的造谣,把很多眼睁睁的事实硬给歪曲成自己喜欢的"事实"。或者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误读"事实。还有经常回避不利于自己的事实。 这叫挑刺么?这叫挑拨。我看大象传媒比CCTV毫不逊色。

闯辞锄,丹麦

话说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人们都有猎奇心理,而好事通常无奇,坏事却是千奇百怪的。

未署名读者

不曾去过你们的大楼,也不知道有这样一份季刊,但我猜这样一份‘正面新闻’是不大会有人拿起来认真阅读的,因为人们习惯了传统的新闻报道模式,忽然出现这样的另类刊物,多数人会以为它是无聊的外行人的‘噱头’。可以先把刊物的名字改一下,然后看看效果如何,这该是个有趣的实验

未署名读者

与作者感受相同,英国媒体确实专门挑刺,对诸如英国政府施政不利及官员腐败之类的丑事更是穷追猛打,手下无情 - 尽显‘无冕之王’之威力。

未署名读者

八十年代初我这个理科毕业生进了报社(当时的大学毕业生可以挑选工作),受训期间听到不少传统新闻理论,譬如‘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如今时过境迁,狗咬人的事亦会见诸报端,大概因为这类事已不多见,够得上新闻了。

未署名读者

 
 

地址
国家
电邮地址
电话*
* 任意选择
你的意见
 
  
 
鸿冈 摆存档闭《文化鸿沟》
推敲东西文化之间以及英国社会内部的差异
 
 
叠叠颁以外链接
非本网站内容叠叠颁概不负责
最新内容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 | | | | | | | | | | | | | |
 


^^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