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传媒

    
 
最后更新时间: 2009年5月26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8:42更新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在哪里跌倒,在哪里找钱?
 

 
 
爬梯子
爬梯子?你有证吗?

“在哪里跌倒,在哪里爬起来!”从小大人就是这么教导我们的;今日的“索赔文化”下,跌倒了,恐怕会有律师劝你不要忙着爬起来,先琢磨琢磨是不是有谁应该对你的跌倒负责。“If there is a blame, there is a claim,如果怪别人,就能要索赔”。

一年一度的防火训练季节又到了,叠叠颁国际广播所在地布什大厦内,从台长到伙房师傅,“人人过关”,都得抽出时间去上一个小时的防火训练课。

我13年前刚加入叠叠颁的时候,防火训练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学完了,一干人马拉到停车场空地,操起灭火器比划比划。如今则是坐在屋里看录像、听解说,完全“务虚”。

天大地大,不如防火训练事大

叠叠颁搞笑节目中表现使用灭火器的场面。我们职工防火训练现在基本上是理论学习。

年复一年,不免有点走过场。但是,这个“过场”不走是不行的。开会可以找借口推辞、领导谈话可以耍态度不理,但防火训练绝对不允许你逃掉。前日碰上一个已经离开布什大厦的老同事,他说,从九月份开始他要回来做零工,所以先来上防火训练课。

如此一丝不苟,不是大象传媒“事儿妈”,也并非大象传媒独此一家,而是有关的防火法规(The Fire Precautions Regulations 1997)对英国每一位雇主的法律要求。

英国对工作环境的健康与安全法规(Health and Safety regulations)名目繁多,它是在上个世纪随着重工业蓬勃发展而逐渐确立的,目的是要尽可能的避免和减少工作场所的死伤事故。法规的确立和完善往往是汲取了血的教训,比如说防火。所以,虽然嘴上嘟嘟囔囔不乐意,但心里还是有一份安慰和感激的。

Health and Safety,曾有的概念简单而高尚。然而,时至今日,对它的无限引申,有意曲解,则往往把它变成了一个笑话。夸张吗?我先举几个例子再作理论。例子举不胜举,我们只围绕一个“倒”字做文章。

Topple testing,“倒碑测试”

听说过什么叫“倒碑测试”吗?具体的说就是用压力仪顶住墓碑,施以相当于一个十几岁孩子体重的力量,看看墓碑是否会倒下来。如果有倾倒的危险,要么在墓碑两旁绑上柱子进行加固,要么干脆把墓碑“撂倒” 摆平。

入土为安,为何要惊扰亡灵?皆因九年前的一场因墓碑倒塌压死一名六岁男孩导致索赔案引起的。英国的健康安全监管当局向全国的地方政府发涵,提醒地方政府对扫墓人人身安全的法律责任。

叠补蝉蝉别迟濒补飞地方政府在墓碑周围竖起了支柱

于是,全国上下的地方政府闻风而动。不幸事故发生地的贬补谤谤辞驳补迟别地方政府测试了16,000座墓碑,放倒了其中的6,000座;过去四年中,叠补蝉蝉别迟濒补飞地方政府测试了8,000座墓碑,竖起了1,319根柱子。每年花费28,000英镑。过去几年中英国上下的地方政府竖起的墓碑支柱超过100万根。

六岁男童不幸被墓碑压死是个极大的悲剧,令人同情。但是,跟过马路被车撞着相比,扫墓被墓碑压死的危险到底有多大?扫墓人和公众舆论的哗然迫使安全当局又发函要求地方政府不要“反应过分”,但60多个地方政府承认,它们在过去两年里做了倒碑测试,花费168万英镑。

Ladder Awareness Certificate,“梯子了解证书”

办公室的灯泡憋了,自告奋勇搬来把梯子把灯泡换了?且慢,你有“梯子了解证书”吗?没有?你天天在家里登高爬梯?对不起,那是在你自己家,在办公室,死活不能让你上梯子。万一摔着了,算谁的?

健康安全法规是在重工业发展过程中逐渐确立完善的

要“考证”?可以,有关使用梯子的安全要求规定洋洋洒洒27页。要取得“ladder awareness certificate”证书,先要学习理论,再要实践练习,实打实脱产两天的课程。

是官僚主义发疯,还是雇主钱多了烧得?先别忙着下结论,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

一匹花瓣值多少钱?

2003年的一天,50岁的布莱恩·皮克罗(Brian Piccolo)在伦敦市中心的Marylebone火车站卖鲜花的花摊前摔倒受伤。车站管理员在皮克罗倒下的地方发现一匹踩烂了的黄色花瓣,认定此花瓣是导致皮克罗滑倒的罪魁祸首。

于是,皮克罗以渎职罪将花摊告上法庭,索赔150万英镑。官司一直打到最高法院,最高法院裁定,黄色的花瓣落在“米黄色的地板上构成了可以预见的引起滑倒的隐患”,而摊主对这个隐患没有以“随时清扫地面的方式”予以排除。

高等法院裁定皮克罗应该得到赔偿。直到今年四月,拥有花摊的公司终于以庭外和解的方式与皮克罗敲定了未向外界公布的赔偿数目。

不胜诉不要钱,有枣没枣掴一杆子。

工伤事故的危险是实实在在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一叶知秋。不能怪雇主神经过敏,实在是头顶上悬着把索赔的剑呐。而10年前对英国法律的一项修改,从某种程度上说,对“索赔文化”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

1999年的《Access to Justice Act》,允许大多数民事诉讼采用no-win-no-fee的方式,即打赢了官司律师才收费,官司打输了,律师自认倒霉,打官司的人不丢一个子儿。

出台这项法案的理由同样简单而高尚:要不要打官司是看有没有冤要伸,而不是看有没有钱请得起律师。

而到了某些律师、保险商嘴里,则变成了类似这样的铺天盖地的广告:“如果你在过去叁十年中出过事故、受过伤,而不是你的过错,你就可能有资格索赔。你只需拨打一个电话。”

而且,连电话都是0800打头的,即免费电话。潜台词是变相鼓励索赔,甚至无理搅叁分。

地方政府、公、私雇主们杯弓蛇影、心惊胆战或许可以理解。结果,各类警告提示牌随处可见:小心滑到、小心缝隙、小心跌落、小心施工、小心落物、小心烫手,出一趟门没摔倒也快要吓出毛病了。

荒唐吗?那再看一组同样令人心惊的数字:去年,英国有230人在工作环境的事故中死亡,28,000人受伤。

工伤事故是实实在在发生的,结果是严重、甚至是致命的。健康安全来不得半点马虎、开不得半点玩笑。如果它被官僚的繁文缛节束缚、被“索赔文化”侵蚀,如果讲安全变成开玩笑,那么,这是一个危险的玩笑。

(腾龙2009年5月26日于伦敦)

摆欢迎使用右上方发表意见栏跟贴评论闭

读者反馈

看了这篇文章,我感到很震惊,英国政府如此重视安全的情况下仍有那样令人心惊的工伤数字,在中国这个数字会是多少呢?我不敢去想。总之,英国政府做的对,安全工作怎么强调都不过份。

未署名读者

一匹花瓣有多大?哈哈。第一次看到“匹”用在花瓣上。:-笔

在日语里,是“一枚花瓣”。嗯,中文说一瓣心香好听,一瓣花瓣就拗口了。一片?

齿耻别测补苍,日本

如果在中国都可以做到这样的话就好了。

未署名读者

我就是个陌生人,生活在陌生地,此地是测驳濒的腹地,腹地腹地,无脑无心无肺

未署名读者

呵,看看录像也好啊,我们这儿可是啥都没有……

未署名读者

其实这也不全是索赔的事。我们公司有也一个年度的撤离训练。警报一响全楼的人(2-3千)都要撤离到停车场空地上指导的地点集合。要在安全人员确定楼里没有人后才叫回来(大约一个半小时)。在一般中国人看来一定是浪费。但是如果真的起火了,多数的人一定能安全的撤出来因为大家都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不会有人被困或被挤到踩伤的。

Shirley,美国 新墨西哥

很羡慕英国的公司如此一丝不苟的进行“流于形式”的防火训练。

未署名读者

中国要是实行打官司不赢不收费,律师肯定都往大公司老板那里跑,为老板挡住了索赔,才挣大钱呢。

未署名读者

这篇文章,我转给了几位朋友,大家感慨良多,一句话,谢谢腾龙探讨这样的问题。

未署名读者

英国的健康安全法规,不是闭门造车杜撰出来的条条框框,而是一次沉船,一次火灾,一次塌方事故等等后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我们学习西方国家成功的经验,也应该包括如何防止和减少工伤事故,这或许更宝贵。

未署名读者

索赔文化固然有害,但大不了是多花点冤枉钱,比起人命来,钱又算什么。

未署名读者

健康安全概念,在英国是否被妖魔化了,我不知道。在中国,则往往是另一面,观念太淡漠,管理太松懈,有章不循。

未署名读者

 
 

地址
国家
电邮地址
电话*
* 任意选择
你的意见
 
  
 
腾龙 摆存档闭《腾龙说事》
大事小事英国事,腾龙为你娓娓道来
 
 
相关内容
苏格兰马路“坑人”百万余镑
2009年4月08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妻子偷情怀孕 丈夫追讨赔偿
2009年1月22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尿盆、冷火鸡、百万英镑摆平费
2008年6月17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叠叠颁以外链接
非本网站内容叠叠颁概不负责
最新内容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 | | | | | | | | | | | | | |
 


^^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