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传媒

    
 
最后更新时间: 2009年7月02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21:43更新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要脸不要脸
 

 
 
《神秘博士》里失去了脸的人
大象传媒电视剧《神秘博士》(Dr Who)前几年有一集里博士和助手在跨越时空的旅途中遭遇“失脸人”。
我第一次听说“讨论”这个词是在一个儿谣里:“没羞没臊没脸皮,偷人家的西瓜皮,人家开会讨论你,你跟小猪差不离儿。”

当时有个岁数稍大的小朋友听我背的时候告诉我背错了,不是“讨了你”而是“讨论你”,并给我解释了这个之前我还不懂的概念。

现在想来有趣的是,我那时已不需要她解释“没羞没臊”和“没脸皮”,这些概念怕是已经先入为主了。

若此,倒也合乎情理:感觉羞辱比交流思想更早进入人们的意识,至少在那个年代应该是普遍经历。

可维护脸皮是否因此也就在我们的意识中占了优势,比讨论交流,开放思维,更根深蒂固?

画脸

我之所以现在想到这个儿谣,是因为这些天新闻里两个对于隐藏脸面的消息。

近在眼前的一宗是伦敦东南不远的格雷夫森德(Gravesend)一所小学校临时取消一支英格兰民族舞蹈莫利斯舞(Morris Dancing)舞队到校里表演的决定,理由是舞者坚持一定要把面部涂黑。

校长担心的不是孩子们看了以后也会画黑了脸来上学,而是怕表演者这样做会触犯种族主义之忌。

她说学校所在的地方民族混杂,举办演出的原意是促进和睦,如果表演反倒让一部分小朋友和家长感到自己是挖苦嘲弄的对象,必然适得其反。

莫利斯舞蹈队
莫利斯舞蹈分六个派系,这个涂黑脸面的班子来自英格兰西部的厂丑谤辞辫蝉丑颈谤别。

舞队的发言人则说,跳舞时画黑脸是几百年来的传统,与种族主义风马牛不相及。

有说这源于17世纪英格兰与威尔士边境地带贫困者出门乞讨之前涂上黑脸以防被邻居认出来的做法。

还有人说,这展现了中世纪拦路抢劫者的形象,匪徒(或劫富济贫的好汉)当年画黑脸也是为了让挨抢的人认不出他们的真实面孔。

蒙面

另一宗对于脸面的消息涉及的不是肤色,而是把脸遮盖起来的是与非。

你大概也看了报道:面对近年越来越多穆斯林妇女穿戴遮盖面孔罩袍的趋势,法国总统6月下旬在议会两院的联席会议上发表讲话说,法国不欢迎遮面罩袍。

萨科奇认定,这不是穿戴者所说的宗教标志,而是妇女受奴役,屈从于夫权的标志,有悖于妇女尊严。

现在法国议会里不少人提议,为了维护法国革命以来的政教分离原则,应该延伸五年前已经通过的禁止在学校穿戴遮面罩袍的法律,在公共场所一概禁止。

英国近几年戴上这类面罩的人也多了起来,很多都是祖籍巴基斯坦的十几岁学龄少女,她们对伊斯兰教的信奉比前一两代人虔诚认真,希望穿着传统服饰。

英国社会对此反应不一。相当一部分人赞同法国总统的论点,但其他人却感到罩袍显示了英国社会的多姿多彩,应当欢迎,而不应镇压。

他们也往往提出,压制、禁止罩袍相当于宗教歧视。

蒙面的burqa罩袍
在不同种类的面罩当中,眼睛也用黑色面纱罩住的产耻谤辩补是最严实的一种。

安全问题

反对面罩的人除了理念上的抵触,也往往提到安全考虑:机场过境,或者银行办事不在话下,而在其他地方看到遮掩面孔的人,如今只要你戒备心强一点,神经紧张一点,也都难免感到不自在。

尽管主张穿戴罩袍的人通常提到这种服饰如何端庄得体,免于刺激男人,但可兰经里并没有明确要求这种穿戴,而我看到的比较可信说法,说它的由来也恰恰是出于安全防卫的考虑。

据说早在伊斯兰教出现之前,阿拉伯半岛和中亚一些地区的游牧部族之间常有掠人之争,为了防止袭来者掠去正处生育年龄的女子,便让所有女人都蒙上面部,以乱他们的阵脚。

提出这种理论的人说,后来这被纳入族规,成为道德范畴的事情,再后来一些地方(但并非所有伊斯兰教流行的地方)它演变成了教规。

不给脸

不论是英国中世纪沿路抢劫的盗匪把面部涂黑,还是游牧部族妇女为了免遭强暴把面部遮住,图的都是安全,手段都是掩饰脸面,好象也就都可以称作为“不给脸”?

进一步说,不想露脸者的心理莫非就是缺乏安全感?那么,在中国文化里怕丢脸的人是否也是由于缺乏安全感?

反过来,对蒙面者有反感的人,除了出于道义感或文化偏见,是否也可能包含内心里对人家“不给脸”的心理恐惧,或是遭受非礼的厌烦?

我深感自己在这里的论据匮乏,但是能够在“丢脸”和“蒙面”之间搭起桥梁还是觉得有点收获。不知你有什么高见。

(鸿冈 2009年7月2日)

摆欢迎读者网友使用右面表格就本文发表意见闭

读者反馈

价值取舍由社会发展方向决定,有道理,那么社会发展方向又是由什么来决定/驱使的呢?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金钱?白猫黑猫?传统与现代,新与旧的对比较量一直存在,新的不一定比旧的更好,旧的可能比新的更具生命力。我们应该怎么做?

未署名读者

脸在人心,脸为心声。

woods

社会在进步,人类在发展。用今天的眼光去看传统肯定会觉得有许多于现代格格不入的地方。发现差异是好事,但如何对待却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传统能够存在除了长久根深蒂固的影响外,毕然还有它存在的合理性。是传承,是摒弃除了现代与传统的力量对比外,更重要的是一个价值取舍问题。而这个决择者是社会更准确的说是社会的发展方向。作为创造传统和现代的我们,在没有真正把握住社会发展方向之前是很难说清传统与现代谁去谁留问题的。弄不好现代也会被取代。

未署名读者

主张男女平等,让女人管女人的事/俺是男的

未署名,中国

这里有个值得深思的论题:脸面/自我意识/自尊心/廉耻心/对他人看法的揣测/随之而来的行为调整/习惯的形成与改变/社会现象的形成/传统观念 ... 很有意思。不明白为什么长得不标致的蔬菜水果上不了超市?老话说歪瓜裂枣格外甜。

未署名读者

不露脸而露别处,那是先锋艺术

未署名读者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有的挂窗帘,有的不挂

未署名读者

中英两国的脸面文化如出一辙,别国大概也差不了多少。

未署名读者

黑袍很具神秘感,但不反光,里面一定很热。儿时看过一本‘动脑筋爷爷’,里面的故事之一是阳光下黑白两方手帕各包大小相同的冰块,一段时间后打开,只见白手帕里的冰块变小了,而黑手帕里的冰块已经完全化成水了。

未署名读者

既然肤色仅仅表示皮肤的颜色,为什么大小当局还对这种小事如此介意呢?内中逻辑何在?话说回来,社会/政治问题往往没有逻辑。

未署名读者

假如(不)露脸,改露"别处"来代替?

肠丑颈肠丑耻,英国

青少年容易有反叛行为,在越穿越少的时代把自己严严实实蒙起来也是一种反叛

未署名读者

我一直觉得burqa 里面可以安装空调或微型电扇

未署名读者

 
 

地址
国家
电邮地址
电话*
* 任意选择
你的意见
 
  
 
鸿冈 摆存档闭《文化鸿沟》
推敲东西文化之间以及英国社会内部的差异
 
 
最新内容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 | | | | | | | | | | | | | |
 


^^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