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传媒

    
 
最后更新时间: 2007年9月12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6:06更新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国际拍卖市场的“中国疲劳症”
 

 
 
中国现代艺术家张晓刚的作品《男人+空间》在索斯比高价拍卖成交
中国现代艺术家张晓刚的作品《男人+空间》在索斯比高价拍卖成交
作为国际几大现代艺术中心的英国伦敦,近年来不断有各种规模的中国现代艺术展。最近连英格兰西北的利物浦也不甘示弱,举办了中国前卫艺术展。

继国际艺术交易市场炒红前苏联国家和东欧国家的现代艺术作品后,中国前卫艺术近年来似乎成为国际拍卖市场的新热门。

通过伦敦索斯比(厂辞迟丑别产测’蝉又称苏富比)拍卖行拍出的中国前卫艺术家作品,自2004年1000万英镑(约2000万美元)的成交价已经猛升到2006年的1亿英镑(约2亿美元)。也就是两叁年里涨了十倍。

除了伦敦之外,不久前在美国纽约索斯比的一次亚洲(主要是中国)现代艺术拍卖会上,成交额也高达2500万美元,是该行去年全年成交额的两倍还多。

其中仅是中国现代画家岳敏君1993年绘制的《金鱼》一画就拍出150万美元。

据悉,在《金鱼》一画中,画家将自己的漫画自画形象复制无数,罗列在画面上,表达一种对文革、对中国大社会、小个人文化的反思。

除岳敏君外,诸如张晓刚以毛泽东时代为主体的《血缘》系列也不断有天价拍卖成交的报道。据报,张晓刚在香港、伦敦和纽约的拍卖会中就先后卖出2千多万美元的作品。

被不少人成为中国新现实主义派、玩世不恭派或政治幽默派的这批前卫画家,可能十多年前还名不经传,如今却已经都是大富豪。

据了解中国美术界的人士介绍,在这些成功者的榜样作用下,如今中国的年轻艺术家都在想尽方法希望能成为下一个岳敏君或张晓刚。

拍卖市场泡沫化?

中国画家岳敏君的作品《金鱼》
中国画家岳敏君的作品《金鱼》在国际拍卖市场上拍出天价

不过,国际美术界评论人士中,对中国前卫艺术近年来的爆炸性发展以及整个国际艺术拍卖市场的运作确实褒贬不齐的。

一些业内人士指出,西方市场对中国前卫艺术那种好奇、稀奇和猎奇的时代似乎已经过去。真正有创意的、有特色的中国现代艺术作品也许还会有市场,但对很多追赶潮流的年轻人来说,一夜暴富的机会估计不很多了。

英国泰德艺术馆专家格鲁姆(Simon Groom)相信,至少英国市场上已经出现对中国现代艺术作品的“厌倦症”或“疲劳症”。

格鲁姆认为,说中国的现代艺术方兴未艾的确没有错,但是过去一段时间,很多西方买主完全是一种投机性收购,也有很多投资者上了中间商的假拍卖、真哄抬圈套,成了所谓的“冤大头”。

一些英国和中国艺术节资深人士甚至认为,如今中国现代艺术拍卖市场上出现的泡沫规模可能已远远超出当年美国高科技股市泡沫破灭前的程度。

关注国际艺术拍卖的一些英国专家指出,尽管中国现代艺术品仍继续高价成交,但在最近几次国际性拍卖中,有近叁成中国画家作品无人问津或未能成交。

他们相信,随着随着西方收购者对中国画家的进一步了解,一种对中国现代艺术的疲劳症正在形成。而对无数希望通过行为艺术、装置艺术或前卫绘画一鸣惊人中国年轻艺术家来说,至少国际市场的空间看来是有限的。

 
 
相关内容
拍卖中国古董酒瓶 预计高价成交
2007年2月09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百万英镑宗教名画重见天日
2007年4月19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卓别林摄影机将在伦敦拍卖
2007年5月11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猪加索”作画募捐
2007年6月05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哈利·波特》小说售出9,000镑
2007年6月27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权力与感情:名人书信拍卖
2007年7月04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列农眼镜拍卖 估价100万英镑
2007年7月13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在伦敦和温哥华吃中餐有感
12 9, 2007 | 英国之窗 Window to UK
最新内容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 | | | | | | | | | | | | | |
 


^^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