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21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7:05更新
诺丁汉大学教育经济学博士后 李锋亮
据媒体称,英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中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
然而与越来越多中国同学把英伦叁岛作为投资梦想之地背道而驰的是,国内的就业市场却似乎对英国留学生,尤其是英国的硕士留学生,包括惭叠础,并不特别青睐,甚至还颇有微词。
我于年初来到英国做博士后,与身边的许多中国朋友交流接触。由于我是一口气在国内从小学读到博士的纯种土鳖,因此时不时不地拿国内的硕士生学习方式与这里的进行比较,觉得似乎这里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导致英伦硕士在国内不吃香的一个根本原因。
差别在哪里
套用一句时髦的词,就是在下认为在英伦求学的中国学子较之土鳖可能存在着以下两项巨大的比较劣势。
首先,缺少实践机会。国内无论是自然学科还是社会学科、甚至人文学科,硕士生都有很多各种不同渠道的实践机会,而且参与国家级大型项目或者大型公司的横向课题也屡见不鲜。
这些实践机会可能会或多或少影响到功课的学习,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实践机会却能大大促进学生的专业技能、团队协作与敬业精神。
反观在英国的留学生,鲜有实践机会,因为最流行的兼职方式,大概也就是餐馆、酒吧与超市。以有实践经历对无实践经历,显然前者更有竞争力。
社会资本
其次,缺少社会资本。我指的社会资本特指国人爱用的社会关系,包括家庭、亲戚、朋友、同学、校友等等。不要误以为社会关系是一个贬义词,相反在世界发达国家的研究都表明社会资本(关系)、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是可以相互促进与转化的。
而且研究还发现,可能随着现代化程度越高,家庭和亲戚对于个体在事业上发展的促进作用将会减弱,但是同学和校友在这方面的作用将会不断增强。
在中国校园内,师兄、师姐、同教研室是非常常见的身份认同的词;然而在英国,即使是在中国人圈子内部,师兄、师姐、同教研室也可能仅是点头之交。那么以丰厚的社会资本对薄弱的社会资本,就业机会孰多孰少,就非常明显了。
优势何在?
说完英伦学子的比较劣势,当然有必要提一下英伦学子的比较优势。其实,想必花费巨资来英伦留学的学生与家长,大都是看重英国大学优秀的师资以及得天独厚的英语环境,只是在我看来,由于英国的教学模式和生活模式,使得以上这两项比较优势却无法更好发挥。
其一,师资。尽管英国教授的水平很高,然而一些讲师的水平也非常一般;而且由于一个讲师往往要同时指导十几个硕士生做论文,精力有限,对于学生的指导也就可想而知了。
然而在中国,尽管随着扩招,一个导师带上几十个硕士、博士也不稀奇。但国内的硕士教学大多围绕着导师的教研室为中心进行,也就是你和你的师兄师姐接触非常多,那么就可以通过师兄师姐手把手的薪火相传,达到成功修练。
其二,英语交流能力。按理生活在英语环境下,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英语交流能力的好机会。然而,中国学生由于生活习惯等原因,大多都住在一起,而且相当多的中国学生的交流圈子非常小,与其他中国人都很少交流更不要说去参加外界活动。这样的生活其实与在国内又有何区别呢?英语交流能力又能提高几何呢?
难以发挥的优势
来英国前,我在阅读普通英文新闻和专业学术文献时,基本没有问题,但口语和听力就是一团糟了。来英国也快大半年了,即使我有四五个英国朋友做语言伙伴,每周坚持练习,也爱经常去郊区远足与当地人交流,然而由于大部分时间仍然是坐在办公室,面对文献和数据,英语交流能力仍然是一塌糊涂。
综上所述,我认为英伦学子有着比较劣势,而比较优势又无法很好发挥,所以未来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就不容乐观了。
当然我也知道我的看法可能极为偏颇,然而我仍然想冒着被人讨伐的危险,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仅是希望这篇文章作为靶子,以引起更多的讨论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