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20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6:24更新
西敏寺大学国际传媒专业研究生 郑卓君
到伦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时差早已不是问题。
不过中秋节不比寻常。如果以北京时间来计算,现在已经是农历八月十五。于是在伦敦时间的夜里十一点,换回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的心情。
隔壁间的中国同学正欢喜地包着云吞,我们这边,我,锄锄姐,还有台湾的尘补谤办,叁个人谈天说地。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年纪,甚至不同的政体,带了不同的欣喜发现。
原来这才是出远门求学的意义,遇见不同的人,了解不同的人生。
总要有这么一个时刻,你在异乡的一个小厨房,思念着千里之外的家人朋友,浓浓淡淡的情绪丰富了你的感受。从前见到就烦的月饼终于成了非常稀有珍贵的东西,平时都吃腻了的大鱼大肉终于化成了一些依稀的记忆,你也开始为自己做的一道一道简单的菜肴而高兴那么一会,你也开始学习了怎么真正意义上的一个人生活。
异国的中国朋友
还记得第一天上课的感觉:累!
满耳的鸟语不说,还课时超长。一般都是3个小时。而我要从上午的10点一直上到晚上的8点,中间休息吃饭时间加一起一共一个半小时。稍微有点数学逻辑的人应该可以想象出我赶光速回宿舍吃饭洗脸等等的时间。
下礼拜我全班第一个做辫谤别蝉别苍迟补迟颈辞苍,到十月底我要交叁篇别蝉蝉补测…
晚上上完课,和一群外国同学讲完一堆鸟语之后,我们班的四个中国人终于坐在一起用国语开讲。
其中一个哥们酷爱旅游,来的时候还准备做火车途经俄罗斯,德国,法国再到英国共要历时8天,最后因为德国签证太慢而放弃。但他决定学完要坐火车回国,而圣诞节他已经预备遨游南欧避寒。
而另一个小妹则选择圣诞节回家,因为她已经来了两个月了,吃得太不正常所以常夜里梦见家里的美食物。另一位大姐,也选择圣诞节回家。而在国内一向看重圣诞节的我却没有任何想法,仿佛第一次听说这个节日一样的茫然。
节日愉快!
我们四个聚在明亮的厨房,谈着各自的理想,然后回屋各自睡去。实不实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此刻,经历了12个小时的课程后,我们坐在一起分享彼此的理想。这就是理想的另一个意义。
窗外已经是细雨寒风,伦敦的深秋来得真快。
在这样一个夜晚,却没有月亮。
祝,中秋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