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传媒

http://www.bbcchina.com.cn

2007年6月08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0:38更新

暴戾少年应得到更多精神关怀

校园暴力事件的频频发生令人深省,家长在满足孩子物质需求的同时是否也应该经常送上一份“心灵鸡汤”呢?

教育咨询顾问丹尼斯?莱恩斯认为,暴力倾向严重的青少年应该被送往更富有爱心和关怀的家庭生活。

丹尼斯?莱恩斯(Dennis Lines)警告说,一旦青少年在特定环境中养成了“暴戾”的性格,那么打架斗殴对他们来说就可能变成家常便饭。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英国学校面临着刀具和枪支的威胁。莱恩斯认为,性格孤僻、心理变态的青少年在得不到外界援助的情况下最终沦为杀人犯是必然的。

现任伯明翰申利艺术学校中学六年级(Shenley Court Specialist Arts College and Sixth Form Centre)教育顾问的莱恩斯,设计了一套预防青少年暴力的方案。

预防方案

莱恩斯在全英精神关怀教育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Pastoral Care in Education, 简称NAPCE)的期刊上发表文章说,“令人发指的美国校园枪击案令教育专家们陷入沉思。”

“另外在英国校园发生的一些持刀伤人案件说明,校园暴力不仅仅发生在美国。”

“校园暴力现象必须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政府应立即禁止青少年持枪;有暴力倾向的青少年应该在走出校门之前得到救治和帮助;暴力倾向特别严重的应该被送往富于爱心和关怀的家庭进行性格矫正。”

“那些‘心理变态’的青少年杀手(psychopathic killer)在接受治疗后如果根本无法得到改善和矫正,那么他们只能在牢狱中度过一生。”

“庆幸的事,大多数青少年的暴力倾向并没有达到病态的程度。”

莱恩斯还说,打打闹闹是孩子们的天性。但如果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了暴戾极端的个性,那么他们成年后就极有可能走上犯罪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