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22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3:02更新
英国社会政策研发慈善组织约瑟夫·朗特里基金(Joseph Rowntree Foundation)的一份研究显示,家境差的白人学生成绩持续最差,而华裔与印度裔学生成绩优秀。
报告作者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教授罗伯特·卡森(Robert Cassen)和吉塔·金顿(Geeta Kington)说,如果白人学生在小学成绩不好的话,他们比其它族裔学生更有可能处于劣势。
这份报告根据四个标准来判断成绩差:
一、没有通过任何中等教育普通证书(骋颁厂贰)或全国职业教育资格(骋狈蚕痴)的考试;
二、低于顿的考试成绩;
叁、骋颁厂贰英语或数学考试不及格
四、没有取得包括英语和数学在内的五个骋颁厂贰成绩。
报告显示,成绩差的学生的突出特征就是他们来自不利的家庭背景,他们更可能申请免费学校午餐、居住在高失业率地区、是单亲家庭的孩子而且父母的文凭也不好。
报告说,华裔与印度裔学生最成功,非洲-加勒比裔学生与来自类似家庭经济状况的白人学生成绩相当。
在家不说英语只会造成“短期障碍”,一旦进入中学阶段,这一障碍随即消失。
报告说,学校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有限,只有大约14%的不良成绩可归咎于学校质量。
政策帮助
研究人员说,教育政策的变化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有些政策没有得到应有地执行。
卡森教授说,政府设定的五个骋颁厂贰成绩要达到颁或以上的要求、以及学校成绩排名对一些后进学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研究人员提议进行一些政策改进,包括:
·对困难家庭学生提供早期的教育帮助;
·对阅读困难的小学学生提供精读辅导:
·对中学学校排名和入学规则进行修改;
·对那些需要特殊教育服务和社会看护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
卡森说:“教育上处于劣势的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这样,所以需要加强学前教育。所有的这些措施会花费巨大,但如果不做的话,将来的代价就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