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传媒

http://www.bbcchina.com.cn

2008年2月22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1:18更新

张硕
大象传媒 中国网校园记者

‘中国周’in LSE

刚刚过去的中国新年让整个伦敦都沉浸在一片中国文化的喜气祥和之中,中国的学生又为伦敦带来了什么呢?

一年一度的‘中国周’活动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展开了。今年的活动尤其特别,中国发展社团(China Development Society)主席毛北辰同学介绍说,‘往年的活动都是由中国发展社团举办,今年第一次由校园里的五个社团China Development Society、Chinese Society、CSSA、HKPass和Taiwanese Society共同举办。每个社团发挥自己的特长,为整个中国周增添了多姿多彩的元素。’

关注中国

这次在伦敦政经学院举办的‘中国周’活动从2月16日的表演(Variety Show)开始,到2月22日晚上以中国主题为主体的派对画上完美的句号,期间每天都有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在校园里发生着,不论你是想听社会上的中国专家发表有关中国各个方面的演讲,还是看伦敦政经学院学生和伦敦大学学生的精彩辩论赛,或饶有兴趣地品尝中国的美食,鉴赏中国的特色茶艺,观摩国粹京剧的一招一式的演示等等,来到伦敦政经学院的‘中国周’就绝对没错了。

作为一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我一直向往并期待每天能在校园里听到有关中国的越来越多的事情,希望中国的文化可以得到宣扬,可以得到机会和各种其他的文化一起交流,而‘中国周’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在活动中,我每每看到各国学生或者教授的面孔,就会体会到中国是在被关注着,被全球的眼球所注视着。

了解自身

‘中国周’中的活动给参与者带来了很多的启示。其中的一个演讲令我印象尤其深刻。剑桥中国咨询有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张婷女士在讲演中分析了中国公司试图进入英国市场的困难和困惑,并给出了她的建议。

她认为许多中国公司并不了解英国的文化和做事的方式,从而在进入世界市场的时候,大多数只能做一个普通的产物出口者(exporter),而并不能完全成为一个全球市场的一员(global player)。她希望中国的公司能够了解自身的特点,了解当地的市场和文化,整合优势,这样或许才能有成功的例子。

这使我不由得想到,这不仅是公司才会遇到的问题,也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的问题。中国人需要了解自己的文化,了解我们身处的环境,进行更准确的定位。当我们迈向世界的时候,我们不仅希望只有Made in China,更渴望有Cultured in China。我们需要向全世界准确介绍我们的文化,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我觉得在海外的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这个民族责任。

双向交流

可我同时也感到,文化交流应该是双向的,西方世界为什么不能向中国人认真急切地了解西方世界那样以开放和平等的心态了解、接受中国呢?全球化不能是全球西方化,只能是各民族各种文化学会和谐平等尊重和相处。当然,在‘中国周’的各个活动场合,从各国参加者的眼神中,我看到了这种兴趣、这种了解的愿望和尊重。

‘中国周’展现了留学生们对自己的文化的自豪,以自己文化与国际交流的渴望。相信这种活动有助于更多的人更深入地了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