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名着向来被看作是提升个人修养的必修环节,但社会生活的变迁使得传统的文化“大餐”逐渐被“快餐”所取代。
最新调查显示,每十个英国人就有一人承认自己没有读过经典名着,而是通过观看由原着拍成的影片来“恶补”自己的文学知识。
由调查公司驰辞耻骋辞惫所作的这项调查显示,不少教师发现,为了应付有关文学评论方面的家庭作业,很多学生都走选择了看电影这条“捷径”。
譬如,《罗密欧与朱莉叶》和《傲慢与偏见》都是英国中学语文课程中的必读作品,但很多学生却因为这种文化大餐“吃起来”既费时又难啃,而选择用电影“快餐”来取而代之。
调查显示,54%的人认为“狄更斯时代”英国人的生活方式已经被现代酒吧文化所取代。
但学术图书销售公司叠濒补肠办飞别濒濒的市场总监菲尔说,古典名着的生命力是经久不衰的,这也是名着常常被拍成电影的原因。
阅读习惯
另一项由专门面向青少年的资料共享社区网站笔颈肠锄辞做作的调查显示,超过半数年龄在11到14岁的英国青少年在阅读时都有被父母干涉的经历。
调查指出,时代的变迁使得年轻人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内容都在不断发生变化,而家长对孩子们的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横加指责的做法,很可能会使孩子们放弃阅读。
调查还发现,11到14岁英国儿童的阅读兴趣其实非常广泛,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对电影剧本、诗歌甚至古典名着都不排斥。
虽然青少年杂志“贬别补迟”(《热辣》)和“叠濒颈蝉蝉”(《欣喜》)仍然是少男少女最热衷的读物,但电影剧本、诗歌,甚至叠叠颁新闻网站也逐渐成为年轻人喜爱的阅读对象。
英国全国阅读年(National Year of Reading)活动的负责人威尔森?弗莱切(Wilson Fletcher)说,“如今的青少年正在挑战传统的阅读方式,但他们的阅读热情并没有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