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持刀凶杀问题到底多严重?
|
||||||||||||||||||||||||||||||||||||||||||||||||||||||||||
英国最近出现一连串青少年持刀打斗造成伤亡的报道,从年初到现在仅在伦敦就已有18名青少年死于刀杀,全国的数字达到33人。因为被刀刺伤而求医的人数过去几年也有明显上升。
面对此景,政府允诺严打持刀者,并加紧街头搜查。 反对党也不甘示弱。党领袖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声言,保守党一旦上台,任何外出时持刀者一经发现,如果说不出好的理由来就会遭到监禁。 现在内政大臣史密斯(Jacqui Smith)提出,医院治疗刀伤案件受害者今后将必须报警,和目前医生必须报告枪伤的规定相仿。 有报道说,去年一年曾有14,000人因刀刺而在医院就诊,比5年前增加了20%。 一些报纸由此断言,英国陷入了一场年轻人持刀行凶的浪潮。 布莱尔夫人的担忧 身为出庭律师,也是兼职法官的前首相布莱尔夫人谢丽(Cherie Blair)最近被一家电视台委托调查街头的刀枪犯罪。她近日以此身份向国会的特别委员会作证说,她对自己孩子上街时的安全感到忧虑。 布莱尔夫人还表示,她对政府公布的犯罪数字缺乏信心,认为真实数字还要高,因为统计当中没有包括16岁以下的年轻人。 数字的背后 但传媒中也有告诫恐慌的声音。大象传媒国内新闻主编马克?伊斯顿(Mark Easton)说,如若探讨一下那些报纸标题后面的数字,也可发现另一种信息。
譬如《每日电讯报》(Daily Telegraph)和《独立报》(Independent)对于14,000人因刀刺接受治疗的标题就不无误导之嫌。 伊斯顿查询发现,这个数字是一年刀伤总数,其中一半是因一般事故,诸如切菜不慎,而并非打斗造成的。 伦敦案件增多,北方却减少 刀刺事件也有明显的地域之分。伦敦事件增多的同时,英格兰北方利物浦以及苏格兰等地却在下降。而伦敦周边的英格兰东南大部地区5年前基本没有这类事件,现在依然如此。 伊斯顿还提出,在因刀刺事件求医者人数出现增长的同时,因枪伤求医者人数则有明显下跌,而这却受到传媒忽视。 就以布莱尔夫人表示尤为关注的16岁以下人群为例,2002-03年度英格兰各地医院有95人被刺伤后接受治疗,而到2006-07年度这涨到179人,堪称耸人听闻的增长。但同期因枪伤去医院接受治疗者却从253人下降到了181人。 政客抬杠? 他认为,现在刀械已成为政治武器。政府颁发政策,在野党允诺上台后还要更严厉惩治持刀者。这里除了切实的关注之外,也是因为新闻炒作起来之后,不能在选民面前显得无动于衷。 大象传媒新闻学院主编凯文?马什(Kevin Marsh)也提到这些数字应当谨慎对待。今年五月份在伦敦代号Blunt2(迟钝2号)的搜查行动中,警察总共搜查了近4,000人,发现193件凶器。 这显示5%的怀疑对象身边带刀。这个数字固然应当引人关注,但与多数年轻人都持刀的说法形成对照,毕竟95%的怀疑对象身上结果并没有带刀。 马什也提到,过去五年英国的谋杀事件一直呈减少的趋势。2001-2年度的数字是805人,而到2007年则降到734人。在此之间五年的平均数字在760-770左右。 |
相关内容
![]() 2008年7月03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 2008年5月29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 2007年6月26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 2007年5月15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 2007年4月27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叠叠颁以外链接
非本网站内容叠叠颁概不负责
最新内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