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留学日记:在尝厂贰作一个思考者
|
|||||||||||||||||||||||||||||||||||||||||||||||||||||||||||||
转眼间在尝厂贰的硕士课程已经过了四周,回想着这四周的生活带给我的点滴启发,我已经能够很坚定地告诉自己:“我不必再为放弃国内名校的保研而后悔,这样的学习方式才是我真正想要的。”
我所学的专业是发展管理,主要是研究发展中国家存在的一些问题。然而当我搜索了各个教授的研究兴趣时,我发现没有一个教授把自己的研究领域重点放在中国,而多是放在非洲和印度。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难道不值得研究吗?我很不解,于是找导师谈了我的想法,她的话让我对这一年的专业学习有了很清晰的想法。当时她听完我的抱怨后居然很兴奋地对我说,“难道你不觉得这是你的好机会吗?” 一番话下来我明白了导师的意思:中国的情况对于很多外国学者来说,还是一个尚未清楚的谜底,我来自中国,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在中国生活了这么多年亲身感觉到了改革之后的变化,而在我们专业仅有叁个中国学生,所以我们就是中国现实最好的代言人,我应该好好把握这一点去学习这个专业。 来自现实的教材 现在四周的学习过去了,我发现我以前在国内忽视的现实其实是所学理论的生动案例,有时候读着那些艰深的学术理论时,我总是去联想在中国发生过的事实,一个就像剧本,而另一个就像这个剧本拍成的电视剧。 现在我每天回家都会抽一两个小时的时间看国内的新闻热点和评论,关注国内正在发生的变化,比如近期十七届叁中全会确定的农村土地改革方案,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的影响等等,在上讨论课(蝉别尘颈苍补谤)的时候,当我把中国的情况作为案例结合到教授所说的理论中去的时候,我的外国同学都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有些还会拉着我课后再介绍一些额外的情况。 这样我不但跟外国同学相处得越来越熟了,而且也让我看了新闻之后努力去思考,搜索别的国家的一些相关情况以方便我跟他们讨论,当然这也是一个绝佳的练口语的方式。 LSE的图书馆里有丰富的藏书,无意中我发现藏书中有一个中国系列(China series),里面有对于中国各个方面的专业或介绍性书籍,有些是国外学者写的,有些是在国外做研究的中国学者写的,借了几本看过之后发现他们的切入角度很独到,我们认为一些想当然的事他们都会有不同的思考,同时我也学到如何用规范的英语来表达很多中国特色的词汇了。这样学习—思考—学习的方式让我受益很大。 留学引发的思考 现在我已经针对几个自己的研究兴趣搜索资料,希望自己的思考能够变成规范的学术论文发表出来。在这里学习,你会发现跟教授交流很自然,当你提出问题或观点的时候,他们把你当成学界同仁来对待而不是学生。我每周都会把自己对中国相关问题的思考以邮件的方式与教授探讨,从他们的回答中得到启发又是我的另一大收获。 以前想何必花这么多钱去国外读书,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国外的教学内容和学术论文在中国也一样能得到,但是现在我的想法彻底改变了。当你离开你自以为理所当然的环境而进入一个陌生的地方时,方方面面的区别都会让你有一种思考的欲望。 留学,使我从另外的角度来了解我所熟悉的中国。我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它让我成为一个真正的思考者。 |
相关内容
![]() 04 11, 2008 | 留学日记 Students Diary
![]() 30 10, 2008 | 留学日记 Students Diary
![]() 2008年10月20日 | 留学英伦 Study in the UK
![]() 2008年10月17日 | 留学英伦 Study in the UK
![]() 23 9, 2008 | 留学日记 Students Diary
最新内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