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传媒

    
 
最后更新时间: 2008年7月31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3:12更新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天舒访谈:别样的伦敦生活
 

 
 
素斌,天舒和丽军在大象传媒演播间
素斌、天舒和丽军在叠叠颁演播间
采访曾经工作过又重新回到校园的人,和从来没有步入社会的学生相比,感觉大不相同。也许因为有过现实工作的经历,所以前者的学习目的更加清楚明确;也许经过思考和沉淀,他们对新的学习机会更加珍惜;也许对于自身的未来更有定数,他们明显少了一份茫然和浮躁,多了一份自信和悠然。

与张丽军和王素斌交谈更证实了我的这种感觉。

来自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丽军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素斌,参加的是威斯敏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为在职的中国工作人员提供的英语及文化交流项目。

威斯敏斯特大学和中国开展互换交流合作已有叁十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是中英教育互访的先锋。1977年,威斯敏斯特大学的前身——中伦敦理工学院与中国教育部签订协议,开始实施学者交流计划。

去年九月,十几位从事高等院校国际交流的中方人员来到这里,开始为期一年的英语培训。当这批学员来到叠叠颁参观时,我想邀请其中几位谈谈自己在英国学习的感受。落落大方毛遂自荐的,是丽军和素斌两位。

我们的交谈,就从学英语、用英语开始。

丽军:对我个人来说,在国内学习和使用的英语远远不够。但在国内学的是基础,如果基础不好的话,到这儿来困难会很大。我到英国学习的都是很鲜活的英语,和在国内学的不一样。国内接触美式的英语比较多。

素斌:对于我来说,基本的英语表达没有太大问题,我要学的是英国的文化,我觉得这是更重要的。

天舒:能不能举几个现实生活的例子?

素斌:比如说英国人经常做什么事,他们有什么样的习惯;比如英国人都喜欢去酒吧,他们有酒吧文化;还有英国商店都关门很早,大约6、7点就关门了,这和国内都完全不一样的。我看到这些现象会引发我的思考,我去和英国朋友交流,我觉得这样对我的学习促进非常大,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本身,而且更重要的是了解它的文化、它的社会。

天舒:你们在英国的这几个月当中,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去接触英国社会?
丽军和她的世界同学
丽军和她的世界同学

丽军: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了解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和朋友的文化,因为我们的交流不只是和英国人的交流。英国是个具有多元文化、很有特色的国家。我们同一个班的同学也来自不同的国家。这对锻炼我们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了解他们的习俗,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素斌:我本人更想了解的是英国社会,我的途径就是通过我的语伴,我有叁个语言伙伴,他们都是学习汉语的英国人,我们交往的很好。

多做运动,打开僵局

天舒:现在在英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越来越多了,他们面对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他们发现自己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当中,身边没有熟悉的人,没有熟悉的语言,很快就把自己封闭起来,更多的接触是来自本国的人。在这种情况下要谈语言进步简直是不太可能。通过你们自己的经验,怎样能够打破这个僵局?

素斌:我有个好办法,比如我加入一些体育俱乐部,像排球、羽毛球俱乐部,这是让你很快适应在异国他乡生活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因为你可以找到和你有共同兴趣的人,很多都是英国人,这样慢慢的熟悉后可以交朋友。另外还可以找语言伙伴,找一个对中文感兴趣的英国人,这样又能找到很多共同点。我觉得这样你就不会孤独。

丽军:我的语言伙伴不是英国同学,他们分别来自俄罗斯、捷克和斯洛伐克,能够了解俄罗斯、捷克和斯洛伐克的不同文化也很有帮助,而且他们的英语非常好,我们有的时候就一起去看他们各个国家的展览,一起去吃饭,一起去参观,也是不错的,受益很多。

天舒:你们到英国之后学习的几个月当中,体会最深的是什么?英国学习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丽军:老师来引发学生自发的讨论,让你抒发你自己的意见后老师再集中,这种是国内的教育方式没有的,在国内是被动式的来接受老师给的信息,自己主动思考的机会很少。刚开始到这里学习不太适应,老师都要听你的思想、你的观点,然后再和其他国家来的同学分享你的想法,经过一段时间学习觉得受益很深。

素斌:这里的教学方式和国内最大的不同是,这边英国老师引导学生非常好,当然现在国内的教育状况也是提高很多。我觉得不能简单地说好与坏,因为国内的高考学生面临的压力是不一样的。来这里可以学一些它很创新的一面,比如我老师贬颈濒濒会想办法引导你去思考,无论是词汇还是文化等等,他会引导你去思考并作很多讨论。

天舒:在学词汇的时候,他引导你去思考什么呢?怎样来帮助你记忆呢?

素斌:他会给你一个词的开头是什么字母,然后他会告诉你并描述一个场景,让你来猜这个词,很引人入胜,让你跟着他去想,不是让你去背,非常有新意。他自身有很强的英语功底,他本身是英国人,学习英国文学,他很善于和别人交流,很注重鼓励学生,这一点使我受益最深的。

丽军:我们的老师碍补迟颈别通过不同的肢体语言或让同学表演一些小场景,让你来记忆这个词汇或者一个短语,非常形象、非常生动,而且她有英国式的幽默,让你能一下子记忆犹新。她的方法很灵活,在轻松的环境中让你学到了很多东西。

天舒:我们经常说的‘寓教于乐’可能就是这个意思。

素斌:而且我有个感受,如果你要学一门外语,你不只是被单词,你还要有很多对于语言的文化背景。我觉得我们老师提供的这个方法特别好,就是要跟踪每天的新闻,每周有一次新闻讨论课来讨论本周的新闻,很多新闻词汇都是重复重复,但是你一看就知道学到了新词,并且不会忘记。

方方面面的变化

天舒:很快就要回国了,觉得英国的这段经历给自己带来些什么呢?

丽军:应该是有很多东西。比如观念上的改变,我变得更加开放,并且知道怎样和其他国家的人员交流,了解了更多的英国文化背景。回去后会有个很开放的头脑,会更多的接触这类文化,这对自己的工作很有帮助。

素斌:从语言上来说我有很大的提高,我们整个课程安排得非常紧密,我们每天下午都有文化课,我们学校每周都有1-2次外出的活动,由有经验的老师带我们到伦敦的各个角落去走,告诉我们背后的历史;我们学正式的英语,对于我们将来工作当中起草合同有很大的帮助。

从我做为留学生,可以回去贡献很多很好的想法,并且告诉他们这边的留学生是怎么管理的,更重要的是我以一个留学生的角度去看待外国的留学生,因为我有个直观的了解。

从我个人自身来说,我的生活更独立了,生活能力更强了,学会了很多国内根本不需要做的事情。我从来没来过英国,在怎么独立学习、怎么交朋友、怎么样排解文化上的冲突等等方面有很大提高,这对我个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是个人的感情方面,我女朋友在中国,怎样处理这种异地长时间的分离,也是个非常大的考验。这段经历让我更成熟。

天舒:你们在中国工作过,来到英国又重新踏回了校园。从你们的角度、从你们自己积累的经验来看,对于更年轻的在中国的学子来说,有没有什么建议给他们,让他们更好的在中国做准备?

丽军:在国内还是要把语言基础打扎实了,多了解一些英国的文化,如果语言不好的话,在这里也是一个障碍。

素斌: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抱着学的态度,来这里不是来享受。来之前我觉得没有必要准备得太多,因为很多东西你要感受以后才知道。大概了解一下交通等大概的情况就可以了,甚至可以不了解,到了之后就知道了。关键是心态要调整好。

像我来的第一周,我必须要自己找房,我觉得也是一种非常好的锻炼和体验,还要去找信息,打电话。虽然说那时很苦很累,特别没有归属感,但是一个星期后会觉得很自豪,很有成就感。

 
 
相关内容
天舒访谈:从象牙塔到深水埠
25 7, 2008 | 天舒访谈 Tianshus Interviews
天舒访谈:中国女孩的发光时装
18 7, 2008 | 天舒访谈 Tianshus Interviews
天舒访谈:读书只为拿学位吗?
11 7, 2008 | 天舒访谈 Tianshus Interviews
天舒访谈:在英国育英才的困难
02 7, 2008 | 天舒访谈 Tianshus Interviews
叠叠颁以外链接
非本网站内容叠叠颁概不负责
最新内容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 | | | | | | | | | | | | | |
 


^^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