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传媒

    
 
最后更新时间: 2006年10月29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4:51更新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延迟的震撼
 

 
 
布里斯托大学语言心理学博士生 曾飚
布里斯托大学语言心理学博士生 曾飚
说实话,我一度以自己没有“文化震撼”(culture shock)为荣,仿佛已经不露声色地融入了这个英国社会。因为我真得受不了,常常拿文化差异说事儿。

即使那个差异真的存在。

现在想来,这样的故作冷静,未必是真了解,副作用却非常明显:提早与这个社会自我隔绝。好似小孩子第一次看英语原版电影,看到男女主角亲吻,其他小孩子啧啧有声,纷纷好奇,这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坦率的无知,而自己冷静依旧,已表示欣然接受,实际上不明白电影里面,那用英语在谈的那个“爱”。

假深沉有时不如真无知。很多时候,我觉得海外的华人女性,比男性混得好,比如语言好,关键原因是她们喜欢说,而不担心自己是不是显得很无知。时间久了,语言好了,机会就来了。

拒绝震撼的虚荣

拒绝文化震撼,这有两个很强的心理暗示,第一,说明自己足够的国际化,没有出国,就知道国外怎么样,符合中国传统读书人的“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天下情结”。

比如看到英国的流浪汉沿街叫卖Big Issue,别人说那个流浪汉好玩,这个流浪汉嗜酒。而我偏要从英国福利发达角度去评论,感叹一声,嗯,这个国家的福利制度真好,中国还不行。这样空洞的废话,如果敷衍成一篇文章,能够在中国发表,更加让人有成就感,真的仿佛到了一个高度。

其次,说明自己适应力强,即使有震撼,也能挺得住,不动声色地减震到晕眩。例如,今年8月份英国工党内讧,布莱尔被迫表态发言,布朗被布莱尔系大肆攻击,一时间遍布英国大大小小的媒体,绝大多数中国人已经开始摇头了,讨论民主政体的弊端。我却依然坚信这是民主制度的必然,政客被摆上台面戏耍,并不是什么拍案惊奇的事情。小意思,小意思,请继续。

这样的减震带来感觉,有时候很好。但是,可怕的结果,是一旦回国,常常谈起来“兄弟,我在英国的时候,那边的体制如何如何。”这就显得特别没有诚意。

关系叫苍别迟飞辞谤办

对于虚荣的人来说,仅仅压抑自己的震撼,还不够。我们需要更多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强悍,要和老外站在一条起跑线上玩。

2006的时候,我参加了一次媒体课程培训。这是我虚荣的一个顶点,我想让自己做媒体,而且用英语做。那叁天除了很多好话和废话之外,让自己觉得不是没有可能进这个英语圈子。

然而,我听到的最实在的话,是一个杂志编辑说的。

他是个秃顶的中年男人,看着有点像Prison Break里面的那个密探Killerman,但是眼光没有那么阴柔。他上来第一句就说,媒体确实很火,我碰到过很多这样的人,说要做媒体,问他都看什么报纸。他想了半天说,嗯,嗯,我早上常常看Metro(英国免费发送的早报)。他做了一个很不屑的表情。

我喜欢他的路子,坦率中带着见识。课间休息的时候,我走过去和他攀谈起来,我说我也要做媒体,而且想用英语写。

他很凌厉地上下打量了我说,说实话,如果你的英语不好,你做不了。

天哪,我真的发现自己当时的英语,一下子就不好了,只和他结结巴巴地讲了叁句话,外加要了一张名片。

 
 
相关内容
入学申诉成功记
2006年10月23日 | 留学英伦 Study in the UK
爱情生存十大法则
2006年10月12日 | 留学英伦 Study in the UK
拥抱世界的年轻人
2006年10月04日 | 留学英伦 Study in the UK
喝点咖啡来杯茶
2006年9月28日 | 留学英伦 Study in the UK
我的价格体系
2006年9月21日 | 留学英伦 Study in the UK
唐宁街肥皂剧和布莱尔
2006年9月14日 | 留学英伦 Study in the UK
叠叠颁以外链接
非本网站内容叠叠颁概不负责
最新内容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 | | | | | | | | | | | | | |
 


^^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