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优等大学真受私校垄断? | |||||||||||||||||||||||||||||||||||||||||||||||||||||||||||||
英国教育慈善机构萨顿信托(Suttton Trust)上月底公布了研究报告称,英国两家最有名的大学 - 牛津、剑桥 - 仍然被私立学校所“垄断”。 萨顿信托是在研究了100多万名学生的教育情况后作此表示的。报告说,牛津、剑桥两家大学叁分之一的学生来自100家精英私立学校。 可是,报告公布后,英国就这方面问题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其中不少都在英国报章的评论文章和读者来函栏目中可以看到。 大致上说,支持与反对萨顿信托的报告的结论的人士并存,可是,有趣的是,似乎批评报告不能完全反映实情的占多数。 作出辩护 牛津、剑桥两所大学为自己辩护是可以理解的。 剑桥大学学院收生事务负责人杰夫·帕克斯(Geoff Parks)说,其实报告忽略了重要的一点,这就是:剑桥的学生中以公立学校的学生占多,而且,去年招收的学生来自英国636家公立学校与学院。 帕克斯说,他感到忧心的是,报告引发的争议在申请入学截止前几周出现,这可能让不少公立学校的学生对剑桥望而却步。(剑桥大学今年的本科生申请入学截止日期为10月15日。) 英国《独立报》评论员赫尔米奥娜·艾尔(Hermione Eyre)本身是牛津大学的毕业生。她在报章上按自己的经验撰写文章说,“牛桥想要的不是阶级而是思考能力”(What Oxbridge wants isn't class but brains)。 她说,牛津、剑桥每年都花大约400万英镑鼓励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本科生到他们的大学。她更强调,牛津的收生办法设计特别,就是为了避免制度对那些曾经接受面试训练的学生有利。 学生意见 两家大学的学生自己又怎样看? 牛津大学学生会入学与学术事务副主席詹姆斯·拉明(James Lamming)和剑桥大学学生会入学事务员夏洛特·里切尔(Charlotte Richer)联名发信到英国《每日电讯报》表示,他们以前都是公立学校的学生,他们认为,萨顿信托的报告所凸显出来的事实是:公立学校缺乏资源,而且学生对晋身牛桥的渴求并不平均,更甚者,他们对这两所大学有误解,因而导致了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学生进入牛桥的比例出现了差距。 他们强调,虽然有以上这些情况存在,但是,牛桥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公立学校的学生,而两所大学的学生会仍将继续努力到各中学推广介绍这两所学府。 批评声音 虽然说数目不多,可是,也有一些批评牛津、剑桥的收入办法的声音出现。 一位署名罗莎琳·格拉厄姆(Rosalyn Graham)的读者向《泰晤士报》发信说,英国的综合学校(comprehensive school)的学生来自不同的背景,都是充满活力的聪明学生。 格拉厄姆说,对这些学生来说,牛津、剑桥不具备太大的吸引力。她认为,那些更时髦的都市大学更能吸引这些学生。 格拉厄姆认为没有多少学生因为不能进牛津、剑桥而损失什么;真正蒙受损失的是牛津、剑桥:它们因为没有吸引力而得不到当代一些最优秀的学人。 | 相关内容 ![]() 2007年10月08日 | 留学英伦 Study in the UK ![]() 2007年9月20日 | 留学英伦 Study in the UK ![]() 2007年7月23日 | 留学英伦 Study in the UK ![]() 2007年7月19日 | 留学英伦 Study in the UK ![]() 2007年6月28日 | 留学英伦 Study in the UK ![]() 2007年6月07日 | 留学英伦 Study in the UK ![]() 2006年7月10日 | 留学英伦 Study in the UK ![]() 2006年1月17日 | 留学英伦 Study in the UK 叠叠颁以外链接 非本网站内容叠叠颁概不负责 最新内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