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伦敦学童出演孔夫子歌剧
|
||||||||||||||||||||||||||||||||||||||||||||||||||||||||||
“子曰”这两个字对读中国古书的人一点也不陌生。不过,这两个字出现在英国学生的音乐表演项目中,大家可能觉得有点奇怪。
在本周,伦敦哈克尼区(London Hackney)的九所小学的三百多名小学生跟职业歌剧演员一起,上演一出专门为中国奥运年创作的新歌剧《Confucius Says》(孔子曰)。 歌剧《孔子曰》 这出以中国孔圣人为题的歌剧是伦敦哈克尼音乐发展基金会(Hackney Music Development Trust)已经努力了一年多的音乐项目。在北京主办奥运会之前上演,同时也预示了哈克尼区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地位。 哈克尼区九所小学的学生们一年多来与中国主办奥运有关的项目有所接触,而《孔子曰》歌剧就是在活动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几乎所有的数千名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这个歌剧的创作和表演。几位学校校长还专门访问了北京,同北京的一些小学建立了伙伴关系。 “女娲”、水神和火神 在哈克尼区的一个排练场,我看到300多名小学生同专业歌剧演员和乐手在一起排练。其中有一位年轻的中国女歌手, 她是来自江苏的吴艳梅。
从一个中国江苏乡下的女孩,成为活跃在英国舞台上的艺术家,吴艳梅走了一段很长的路。不过,她的故事我们以后再讲。我先请这位被她的英国同事称为‘梅梅’的中国女孩,给我介绍一下这部《孔子曰》歌剧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吴艳梅说,这部歌剧是把六个中国神话或传说的故事编在一起,然后剧作家和孩子们一起把很多细节揉入到剧中。 传说故事包括“女娲”,还有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另外还有历史故事朱熹和鬼节等。不仅如此,歌剧中还加入了现代中国的元素。 作曲家理查德?泰勒 《孔子曰》这部歌剧是英国作曲家理查德?泰勒(Richard Taylor)和剧作家斯蒂芬?普雷斯(Stephen Plaice)创作的。他们俩都在英国戏曲和音乐界卓有成就。排练空隙,我跟理查德?泰勒聊了起来。
他对我说,他曾经多次跟孩子们合作,但这个歌剧项目跟以前他创作的所有音乐作品都不一样。2003年,理查德曾因为一部以中国为题材的剧作到中国旅行,访问了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和四川音乐学院,时间虽然很短,但是使他了解到中国民族音乐深厚的历史渊源。在他这部歌剧中,就可以听到川剧的影响。
我问理查德,作为一个英国人,在他创作《孔子曰》歌剧音乐时,灵感来自何方? 他说,有关孔夫子的故事非常吸引人。“我们选了六个故事,女娲想要造出阴阳平衡的人,叁个故事是“阴”太多了,叁个故事是如果“阳”太多了会怎么样,到最后,女娲希望最终能造出阴阳完美平衡的新人。” 理查德说,他的创作灵感来自中国故事本身,另外也来自他在中国的亲身经历,来自他对中国音乐根源的了解。他还从中国带回了很多中国民族打击乐器。 他说:“我希望,在这部歌剧里,人们能听出一点中国民族音乐的味道。当然了,我不是中国作曲家,我也没有试图创作出一部正宗的中国歌剧。但是歌剧的开场音乐是完全来自川剧音乐。可以说,这是一部中西音乐结合的歌剧。” (摄影:Clive Barda) |
相关内容
![]() 2008年6月26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 2008年6月25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 2008年5月26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 2008年5月16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 2008年4月24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 2008年4月08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 2008年2月29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叠叠颁以外链接
非本网站内容叠叠颁概不负责
最新内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