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90后:暴力阴影下的一代?
|
||||||||||||||||||||||||||||||||||||||||||||||||||||||||||
英国的90后一代,让人有话可说之处很多。眼下,从英国首相到街道居委会主任,从警方首脑到社区片儿警,学校、社会、家长和孩子们自己,关注的目光都聚在了一点:日益恶化的青少年暴力犯罪倾向,特别是十几岁的孩子成为持刀暴力犯罪的制造者和受害者。
“咚—咚—咚”,球被狠命的踢到墙上发出的既沉闷又具有穿透力的声音,夹杂着怪叫声和连串的蹿***脏话,把我从睡梦中惊醒,看看表,凌晨两点。 我家居住的小区,四面排房,中间是一片草地,草地中央,就着社区活动室的山墙,用铁丝网圈出一个小小的儿童游乐场。从卧室的窗户望去,七八个黑黢黢的影子在游乐场里晃动着。 从他们的身影,我就知道还是那帮白天来捣乱的十五六岁的坏小子。当初买房选在了这里,就是看中了它的小环境,居民大都是退休的老人,没有交通,孩子可以在中央的草地上安全的玩耍。 可是,临近社区的一帮半大孩子也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天天到这块草地上踢球。尽管附近就是号称伦敦最大的一片草地,叠濒补肠办丑别补迟丑,可这帮孩子偏要在这里扎堆。半大孩子,蛮力不小,于是,皮球砸在窗户上,汽车上,飞进花园里,宁静的小区转瞬间鸡飞狗跳,乌烟瘴气。 片儿警说,我们不能出席,否则就等于表明了立场 邻里的老人们忍气吞声,我却压不住火气,屡屡冲出去“搅局”。这帮孩子从嬉皮笑脸赖着不走,到骂骂咧咧晃膀子舞拳头,越来越嚣张。 有智者劝我不能单打独斗,而是要发动群众。大家早都受够了,只要有人挑头,肯定群起响应。于是,我和几个胆儿大的出面召集开一次居民诉苦大会。当地的管区片儿警答应出席的,可到了开会那天,警察却没有来,理由是如果来了,就等于表明了立场,把孩子们推到了对立面上。 这帮孩子的妈妈们倒是来了,说到我们这里撒野的孩子其实都是“好孩子”,因为她们那里的其他孩子腰里都别着刀子,不敢在家门口放肆才转移到我们这儿耍横的。“你们愿意看到他们与舞刀弄枪的团伙为伍吗?”妈妈们愤怒的质问。 你是第14个报警的
坏小子转眼成了天使,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小区的居民一个个愤然离开会场,我决定从此不再“管闲事”。可是,半夜叁更来踢球,明摆着是要骑在我们的脖子上撒尿,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又要冲出去,却被夫人死活拽住:你知道他们是不是喝了酒,吃了药,兜里揣着家伙?因出面制止半大孩子胡闹滋事而被刀捅死,活活踢死的惨剧还少吗? 那就叫警察。尽管知道不该拨999紧急报警电话,但我知道这是唯一能跟警察说上话的。我这边刚报了住址,呼叫中心的接线员就说,“你已经是同一条街上第14个报警的了。周末警察特别忙,等抽出警力了才能去巡查。请你一定不要出家门。” 看来大家的觉都被搅了。一个多小时后,警察终于来了。看到警车,那帮孩子不紧不慢,晃晃悠悠的在警察注视下出了游乐场。看这架势,警察并不准备管。我坐不住了,开门冲到警车前。 “他们并没有做违法的事,况且看到我们就散去了,我们没有理由扣住他们”,警察一幅爱莫能助的样子。我刚要发作,警察接下来的一句话让我打了个冷颤:“说实话,我倒是更担心你被他们看到在跟警察说话。我们明天会再来看看,确保你没事儿。” 第二天下午,警察果然来了,跟我聊了几句,留下一句忠告:为了自身的安全,不要再出门阻止他们,呆在屋里打电话报警。(好像真能找到警察,警察真愿意管似的!) 青少年的反社会行为(anti-social behaviour)之嚣张,对普通人的生活影响之大,遵纪守法的公民感觉到的法律不站在他们一边的愤懑、无助,沮丧,相信生活在英国的读者多少都有类似的体验。 正是放在在这样的背景下,才能更生动的演示英国青少年暴力犯罪倾向日益严重的深层社会因素。 24小时之内四个伦敦人成了刀下鬼
就在不到两周前,24时之内,伦敦市有四人相继被刀捅死。其中一人年仅19岁,也是伦敦市今年内第20位年龄在20岁以下被刀捅死的少年。去年全年,伦敦死于持刀行凶的少年共有27位。 这个令人震惊的数字背后的一组数字更让人担忧。据英国卫生部(Department of Health)最新的统计,英格兰及威尔士地区06-07年度因刀伤而送入医院救治的人数超过一万两千人,其中14岁以下少年有446位。 如果读读过去两个月来英国报纸的大标题,你或许会得出一个印象,似乎英国的90后一代都是一手拿着酒瓶子,一手挥舞着匕首的土匪恶棍。应该指出的是,事实上,英国的90后一代大多数有着与其他同龄人一样的快乐与烦恼。英国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一半以上都是5%的少年犯下的。而且,相对集中在一些犯罪热点。而英国的犯罪率总体上呈连年下降的趋势。 但是,暴力犯罪的危害,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影响,却不能低估。所以,当第20位伦敦少年死于刀下的消息传来,首相布朗用“令人震惊和悲哀”来形容,并紧急召见伦敦警方最高长官伊恩?布莱尔(Sir Ian Blair)爵士商讨对策。 对症下药,何时能见疗效?
上周,政府推出了将耗资一亿英镑的“防止青少年犯罪行动方案”(Youth Crime Action Plan)。 内容很多,我就不在这里赘述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读读报告本身。 有意思的是,从我跟“坏小子”们“斗争”的亲身经历和体会看,行动方案的主旨我认为倒是抓住了结症并在试图找到解决办法。比如,及早识别“问题少年”和“问题家庭”;及早干预,用胡罗卜加大棒的政策敦促家长更多的负起管教孩子的责任;给予执法机构更明确的指导,明确权限;让犯罪少年认识其行为对社会和社区的危害;增加各种鼓励青少年参与的有益活动,避免无事生非等等。 首相布朗在宣布行动方案时说:“因为少数人的行为,使得太多的人,无论老幼,在街上,有时甚至在自己家里,没有安全感。我们要让所有的人,特别是青少年,清楚地认识到,在我们国家,什么是可以接受的行为是有明确界限的。身上带刀子是完全不能容忍的行为。” 决心不可谓不大。是否奏效,我持怀疑态度。因为这些“新措施”有似曾相识之感。冰冻叁尺,非一日之寒。扭转青少年暴力犯罪的趋势,在90后一代身上是否能看到仍然要打个问号。 发稿之前,消息传来,又有一名18岁少年死于刀下,成为今年伦敦市被刀刺死的第21位少年。 |
相关内容
持刀凶杀问题到底多严重?
2008年7月10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暴力从何来?
2008年7月03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恐惹是非 成年人不敢接近儿童
2008年6月30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以“羞辱”对付社区罪案的倡议
2008年6月19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尿盆、冷火鸡、百万英镑摆平费
2008年6月17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英国青少年真的问题多多吗?
2008年6月10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心狠手辣女孩帮
2008年6月03日 | 英国生活 Life in the UK
叠叠颁以外链接
非本网站内容叠叠颁概不负责
最新内容
|
||||||||||||||||||||||||||||||||||||||||||||||||||||||||||
|
|||||||||||||||||||||||||||||||||||||||||||||||||||||||||||
|